-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乳腺癌放射治療的方法介紹:
一、 乳腺癌放射治療的方法:手術后放療指征和意義
乳腺癌術后放療的區(qū)域或稱靶區(qū):病灶側胸壁,腋窩淋巴結,鎖骨上區(qū)淋巴結,和內乳淋巴結。其作用在于消滅超出手術切除范圍的微小轉移病灶和外侵病灶。保乳手術和改良根治手術的主要局部復發(fā)危險程度,與腋窩淋巴結是否有轉移及淋巴結陽性比例,呈正相關。如同側腋窩淋巴結陽性者,僅有25%的復發(fā)危險,如陰性,僅有5%的局部復發(fā);一旦復發(fā),僅有50%的患者能得有效控制。術后放療,可使局部復發(fā)的危險降低大約2/3,術后放療對腋窩陽性的患者生存率有否提高,尚未明確的結論,陰性和陽性的報告(前瞻性分組對比實驗)都有,各國的臨床實驗還在繼續(xù)之中。病灶側腋窩陰性者,除非有確切證據證明局部病灶蔓延到深部切緣以外的范圍,否則不用術后放療,腋窩淋巴結4個或4個以上者是陽性,術后放療可明顯降低局部復發(fā)的概率,并可能接受輔助化療的延長絕經前患者的生存期,如不術后放療,早期局部失敗率將很高。
?。ㄒ唬┤橄偾芯€野 是乳腺癌放療中的主要方法和技術,一般采用CO—60和6—8MV-X.在胸壁的切線方向。
左右對稱設野。靶區(qū)范圍,若不照內乳區(qū),內側邊緣應超出體中線1cm,若照內乳區(qū),應在過體中線1cm處,用鉛絲標定,在切線方向上看,向深部肺組織超過3cm,把內乳區(qū)淋巴結包括在內。后外側緣應超過可觸到的乳腺組織外2cm,一般接近腋中線,下界達到乳腺皺褶下2—3cm。
?。ǘ┮父C淋巴結野 現(xiàn)在多采用腋窩與鎖骨上區(qū)聯(lián)合野,將腋窩與鎖骨上區(qū)連續(xù)照射,可避免腋窩尖區(qū)的漏照。在聯(lián)合腋窩野,深度劑量是按鎖骨上區(qū)2—3cm計算,需要同時補充后腋窩野,以補充腋窩區(qū)的劑量。內側界包胸壁內側1.5—2cm,下界與鎖骨上區(qū)野的下界一致,外界避免越過腋后線,切肱骨皮質內側,上界沿鎖骨上下緣之間,外上界擋住或平分肱骨頭。
(三)鎖骨上區(qū)野 下界是第一或第二肋間隙,內界過體中線1cm,向上延伸,沿著胸鎖乳突肌的內側緣到甲狀環(huán)狀軟骨溝,外界是一豎線,與腋前線是一致的,擋肱骨頭,該野向外偏15°—20°,以保護脊髓。
?。ㄋ模﹥热橐?指征:原病灶位于內上象限,直徑大于3cm的患者。內乳野范圍:內界是胸骨正中線上,外界以胸骨正中線向外擴5—6cm,上界緊鄰鎖骨上野的下界,下界在劍突處。如果只取內乳野,上界在鎖骨頭的上緣,內乳野深度按皮下4—5cm取量。
?。ㄎ澹┬乇陔娮邮?主要用乳腺根治術和改良治術的患者,因電子束可嚴格控制照射深度,特別適合3cm左右厚的術后胸壁的放療。上界平鎖骨下緣,下界因手術疤痕而定,在疤痕下2cm。
?。┖笠父C野,俯臥,垂直照射,上界平鎖骨肩峰下緣,下界距上界10—12cm,寬度與腋窩野相同。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