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ddzsc.cn/upload/html/2019/06/li212438.p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專門整理如下,希望對各位初級護師考生備考復習有所幫助。
外感咳嗽治宜祛邪利肺。因肺居高位,用藥宜清揚,以使藥力易達病所;宜重視化痰順氣,痰清氣順,肺氣宣暢,則咳嗽易愈。肺主氣,司呼吸,開竅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不耐邪侵。一旦遭受外邪侵襲,遂使肺氣壅遏不宣,清肅之令失常,使肺氣上逆而為咳。由于六淫中風、寒、燥、熱等邪性質(zhì)不同,因而臨床可出現(xiàn)風寒、風熱、燥熱等不同咳嗽。外感咳嗽·風寒證是指風寒犯肺,以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癢,鼻塞,流清涕,噴嚏,惡寒,無汗,頭痛,骨節(jié)酸痛,苔白,脈浮等為常見癥的外感咳嗽證候。外感咳嗽·風寒證可見于西醫(yī)學的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支氣管炎等。
癥狀:風寒咳嗽,咳嗽聲重,氣急,咽癢,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楚,惡寒,發(fā)熱,無汗等表證,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6][5]。
證候分析:風寒襲肺,壅遏氣道,肺氣失宣。風寒襲肺,肺氣壅塞不得宣通,故咳而聲重、氣急;風寒上受,肺竅不利,則鼻塞流涕,咽喉作癢;寒邪郁肺,氣不布津,凝聚為痰,故痰咯稀薄色白;風寒束表則惡寒發(fā)熱無汗,邪阻經(jīng)絡則頭痛;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為風寒在表之征。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用麻黃、杏仁、甘草,重在宣肺散寒,適用于初起風寒閉肺。后方用紫菀、百部潤肺止嗽。
荊芥、桔梗、甘草、陳皮祛風宣肺,化痰利咽。
白前降氣祛痰,適用于外感咳嗽遷延不愈,表邪未凈,或愈而復發(fā),喉癢而咯痰不暢者。若夾痰濕,咳而痰粘,胸悶,苔膩者,加半夏、厚樸、茯苓以燥濕化痰。
若熱為寒遏,咳嗽音嗄,氣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煩,或有身熱者,加石膏、桑皮、黃芩以解表清里。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初級護師考試精華知識點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初級護師欄目!我們提供專業(yè)的備考經(jīng)驗技巧、精煉的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