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知識 > 中醫(yī)古籍 > 正文

《傷寒懸解》大青龍證二

2015-03-09 09:40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傷寒懸解》大青龍證二:

【39】傷寒,脈浮緩,身疼痛,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大青龍湯主之。

傷寒,脈浮緊,身疼痛,緣表被寒束,而經氣壅塞也。此脈浮緩而身不痛,但覺體重而已,然亦乍有輕時,是非外寒之微,而實里熱之盛,再于他處征之,別無少陰證者,宜大青龍,外發(fā)表寒而內清里熱也。

風脈浮緩,浮緊者,必傳入陽明,以營郁而生里熱,衛(wèi)閉而不能泄也。寒脈浮緊,浮緩者,必傳入陽明,以衛(wèi)郁而生里熱,營泄面不能外閉也。陽明腑熱,則氣蒸汗泄,寒不能閉。中風多傳陽明,若其脈微弱,無陽明證,而將入少陰,則又用真武,傷寒多傳少陰,若其脈浮緩,無少陰證,而將入陽明,又用青龍。風寒對舉,參伍盡變,立法精矣。

傷寒,陽明、太陰脈俱浮緩,陽明篇: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謂系在太陰,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大青龍之浮緩,則陽明之緩,非太陰之緩也。脈法:寸口脈微而緩,緩者胃氣實,實則谷消而水化也,《靈樞·津液五別》:中熱則胃中消谷,腸胃充廓,故胃緩。胃緩是以脈緩,緩者,胃氣之脈也?;蚋拇藯l作小青龍證,不通之極!脈法:緊則為寒,小青龍證內外皆寒,其脈必緊,安有浮緩之理!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