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news/2017/r_ico_01.png)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時間>> | 特惠活動>> | 各地動態(tài)>> |
重大變動>> | 摸底測試>> | 資料0元領(lǐng)>> |
南北朝名醫(yī)-甄權(quán)簡介:
甄權(quán),約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卒于唐貞觀十七年643,許州扶溝今河南扶溝人,因母病,與弟甄立言,精究醫(yī)術(shù),專習方書,遂為名醫(yī)。甄權(quán)于針灸術(shù)造詣尤深,兼通藥治。一生行醫(yī),活人眾多:隋開皇初581曾為秘書省正字,后稱病辭職。甄權(quán)通頤養(yǎng)之術(shù),提出吐故納新可使肺氣清肅,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張飲食不必甘美。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親臨其家,訪以藥性及養(yǎng)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并賜壽杖衣物。當年壽終。
甄氏一生著述頗多,繪有《明堂人形圖》一卷;撰有《針經(jīng)鈔》三卷、《針方》、《脈訣賦》各一卷,《藥性論》四卷。這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分內(nèi)容可見于《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等著作,對后世有一定影響。,將《靈樞經(jīng)》、《素問》、《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部書中針灸,加以整理歸納,使其“事類相從,刪其浮辭,除其重復(fù),論其精要”,編成《針灸甲乙經(jīng)》,成為我國醫(yī)學史上第一部針灸學專著,為歷代研習針灸學的必讀課本。《靈樞經(jīng)》、《素問》、《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部書中針灸,加以整理歸納,使其“事類相從,刪其浮辭,除其重復(fù),論其精要”,編成《針灸甲乙經(jīng)》,成為我國醫(yī)學史上第一部針灸學專著,為歷代研習針灸學的必讀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