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臨床醫(yī)學理論 > 兒科學 > 正文

小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

2014-12-18 14:02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小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

一、胎兒血液環(huán)及出生后的改變

(一)胎兒正常血液循環(huán)特點 考試的重點

1.胎兒的營養(yǎng)與氣體交換是通過胎盤與臍血管來完成的。

2.只有體循環(huán),幾乎無肺循環(huán)醫(yī)學教育|網(wǎng)。

3.胎兒體內(nèi)絕大部分是混合血(肝臟是純動脈血供應)。

4.靜脈導管,卵圓孔及動脈導管是胎兒血液循環(huán)中的特殊通道。

5.胎兒時期肝血的含氧量最高,心、腦、上肢次之,而下半身血的含氧量最低。

(二)生后血液循環(huán)的改變

1.臍血管 出生臍帶結扎后即血流停止而廢用,臍胎循環(huán)改為肺循環(huán),臍靜脈變成肝圓韌帶,臍動脈變成膀胱臍韌帶。

2.卵圓孔 由于呼吸建立、肺擴張,肺循環(huán)壓力降低,從右心室流入肺血增多,而肺靜脈流入左心房的血亦增多,左心房壓力增高,當超過右心房時,即卵圓孔在功能上關閉,至生后5~7個月解剖上關閉。

3.動脈導管 生后由于肺循環(huán)壓力降低和體循環(huán)壓力升高,流經(jīng)動脈導管的血流逐漸減少,最后停止,形成功能上關閉。另外,因血氧增高或緩激肽的釋放使動脈導管平滑肌收縮,導管逐漸閉塞。解剖上關閉時間80%在生后3個月內(nèi),95%在生后l年內(nèi)。若l歲后仍未閉,即認為畸形存在。

二、小兒心臟、血管、心率、血壓特點

(一)心臟

1.心臟的容積 四個心腔的容積出生時為20~22ml,至l歲時達2倍,2歲半時增加到3倍,7歲時增至5倍(100~110ml),以后增長相當緩慢,20歲左右時為240~250ml.

2.心臟的位置 <2歲時為橫位,隨著年齡的增長,站立行走、胸廓和肺的發(fā)育及橫膈的下降,心臟逐漸轉為斜位。

3.心室的增長 心臟與體重平行增長,但左右心室增長不平衡。胎兒期因右心室負荷大,故出生新生兒右室壁較厚,4~5mm,幾乎與左心室相等。出生后左心室負荷增加,左心室迅速發(fā)育,至6歲時室壁的厚度達10mm(約新生兒時的2倍),而此時右心室壁的厚度不及6mm,15歲時左心室壁的厚度增至出生時的2.5倍。

(二)血管 小兒脈相對比成人粗。動、靜脈內(nèi)徑之比在新生兒為l:l,成人為l:2.l0歲以前肺動脈較粗,直徑較主動脈寬,到青春期主動脈直徑超過肺動脈。嬰兒期肺、腎、腸及皮膚的毛細血管不僅相對的、而且絕對地比成人粗大,因此這些器官供血良好,對生長發(fā)育、新陳代謝有良好作用。

(三)心率 小兒心臟神經(jīng)以交感神經(jīng)占優(yōu)勢,迷走神經(jīng)興奮性低,且心排出量有限,為滿足生長發(fā)育及旺盛的新陳代謝,只有增加心率來提高排出量,故小兒心率快,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率逐漸減慢。新生兒每分鐘l20~140次,l歲以內(nèi)每分鐘ll0~130次,2~3歲每分鐘l00~120次,4~7歲每分鐘80~100 次,8~l4歲每分鐘70~90次。

(四)血壓 ①動脈血壓;動脈血壓的高低取決于心排出量及外周血管的阻力,嬰幼兒心排出量較少,外周血管口徑相對較粗,動脈壁柔軟,動脈血壓較低,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推算公式:收縮壓=(年齡×2)+80mmHg (新生兒收縮壓平均70mmHg),舒張壓=收縮壓的2/3.收縮壓高于或低于此標準20mmHg可考慮為高血壓或低血壓;②靜脈血壓;靜脈壓的高低與心排出能力、血管的功能及循環(huán)血容量有關。學齡前兒童靜脈壓為40mmH20左右,學齡兒童約為60mmH20.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