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把數字命名的中藥巧妙地寫成對聯,別有一番情趣,令人拍手叫絕。下面略舉兩則,以饗讀者。
古時候,有一窮秀才,在過年的時候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這副對聯的上聯是:“二月蘭、三白草、四葉參、五味子;下聯是:六神曲、七葉蓮、八厘麻、九里香。”讀后令人拍手稱快。為什么?聯中用了八味中藥,而且都是用數字命名的中藥,但是唯獨沒有用“一”和“十”開頭的中藥,也就是說缺一少十。細品之,“一”和“衣”,“十”和“食”,不是諧音嗎?此聯的寓意正是在此,揭露了當時社會“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黑暗。全聯對社會的黑暗不著一字,但是卻揭露得入木三分,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無獨有偶,清朝末期,某地有一姓陳的藥販子,靠走街串巷販藥賺了不少錢。有了錢他就想權,很想過一下官癮,可無奈腹中墨水太少,他知道自己走考狀元之路,是萬萬行不通的。于是他挖空心思,花了幾萬兩銀子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從朝廷里買了個“五品官”頭銜。雖有名無實,但一有熱鬧的機會,他就穿上天青色的“五品服”向眾人炫耀。有一年春節(jié)時候,他請人為他寫一副春聯。寫春聯的人知道他的底細,提筆一揮就寫成了“五品青天服,六味地黃丸”。陳某不知是譏諷,反而認為寫得惟妙惟肖,便堂而皇之地貼在門前,鄰里見之無不啞然失笑。
為什么?腎是人的“先天之本”,六味地黃丸恰恰是滋補腎陰的中藥。“腎”與“身”正好是諧音。腎虛意即身虛也。由此可見,這副對聯妙就妙在,用對比、相承、諧音的手法,毫不留情地諷刺挖苦了這個“五品官”的虛榮心,暗中寓意先天不足,腹內空空,不學無術,巧妙地剝開了“青天服”包裹中的靈魂的卑微,所以是一副很有諷刺意義的中藥數字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