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提問】竇房結P細胞動作電位0期去極的離子基礎?
【回答】答復:本題選A。
竇房結P細胞的細胞膜上不僅IK1通道十分貧乏,快鈉通道(INa)也十分貧乏,而且這少量的INa通道又因最大舒張電位較正而處在失活狀態(tài),因此P細胞動作電位主要依賴Ca2+通過ICa-L通道內流而發(fā)生去極化,其閾電位約為—40mv。
【追問】A.Ca2+內流----0期去極
B.Na+內流----?
C.K+內流-----?
D.Ca2+外流--?
E.K+外流---?
謝
【回答】答復:
竇房結P細胞的細胞膜上不僅IK1通道十分貧乏,快鈉通道(INa)也十分貧乏,而且這少量的INa通道又因最大舒張電位較正而處在失活狀態(tài),因此P細胞動作電位主要依賴Ca2+通過ICa-L通道內流而發(fā)生去極化,其閾電位約為-40mv。
相關內容
心室肌細胞屬于快反應細胞,其動作電位的去極化時相(0期,phase0)發(fā)展迅速,膜內電位由-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形成動作電位的升支。其幅值達到120mV,占時約1ms.0期去極化的速度并不是均勻的,其最大去極化速率可以達到200V/s左右。
0期快速去極化的發(fā)生原理主要是細胞外的Na+快速流入細胞內。心室肌細胞興奮激動時,先有少量的鈉通道(INa通道)開放,Na+循其細胞膜內外的電化學梯度內流造成膜電位輕度去極化。當去極化達到鈉通道的閾電位水平時,鈉通道的激活門快速激活而開啟,開放的通道數(shù)目和每個通道的開放時間隨著去極化的進行而激增,Na+由膜外迅速涌入膜內,稱為快鈉流。由此造成膜電位的迅速去極化而形成動作電位的0期。
0期去極化是一個再生性過程,即Na+內流引起去極化,去極化又加速Na+內流,不斷循環(huán)再生,使膜迅速去極化。但隨著膜的去極化,逐步趨近鈉平衡電位,推動Na+內流的動力減小,INa幅值也逐步減小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原創(chuàng)。
在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相期間,2期和1期之間有一個小的切跡。2期的膜電位水平略正于0mv,持續(xù)100-150ms,是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時程比較長的主要原因。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2期(平臺期)
IK1通道的內向整流特性是形成平臺期的基礎。ICa-L是2期主要的內向電流。細胞外的Ca2+通過L型鈣通道流入細胞內,使膜電位再次輕度去極化而形成的“鋒和圓頂”。
心肌細胞動作電位3期
3期又名快速復極化末期,3期快速復極化主要是由于Ca2+內流停止和K+外流進行性增加而引起。
【追問】老師能通俗易懂的再講解一下為什么?謝謝!
【回答】回復:一般動作電位0極去極化是Na+內流形成的,但竇房結P細胞缺乏快鈉通道,而是通過Ca2+內流產生動作電位0極去極化.
【追問】可否簡單明了地講一下浦肯野細胞和竇房結細胞4期的電位機制(最好有圖)
【回答】答復:浦肯野細胞最大舒張電位為K+平衡電位,約-90mV。0期去極化由Na+經(jīng)INa通道內流引起,其0期去極化速率快。動作電位復極化分1,2,3期,動作電位形態(tài)呈鋒和圓頂圖形。1期快速復極化由瞬時性外向離子流Ito引起,離子成分為K+。2期涉及許多離子流,IK1通道的內向整流特性是形成平臺期的基礎,主要的內向電流是L型鈣流ICa-L,主要的外向電流是延遲整流鉀流IK。其平臺期電位約0mV和-20mV之間,持續(xù)時間達300ms左右。3期快速復極化末期,主要是由于Ca2+內流停止和K+外流進行性增加引起。4期自動除極化是內向電流增加和外向電流衰減的共同結果,主要依賴于內向電流的增加。內相電流依賴于If通道,If離子流是一種Na+,K+混合離子流,主要是Na+內流。外向電流即延遲整流鉀流IK。
竇房結細胞的自律性最高,其最大舒張電位負值較小,僅-50mV至-60mV。P細胞興奮時產生的動作電位是慢反應動作電位。動作電位幅度小,僅60-70mV,0期最大去極化速率慢,不超過10V/s,所以傳到速度很慢;動作電位過程不存在平臺,沒有1,2,3期之分,和快反應動作電位顯著不同。P細胞的動作電位主要依賴Ca2+通過ICa-L通道內流而發(fā)生去極化,其閾電位約為-40mV。復極化依賴于延遲整流鉀流IK完成。P細胞的舒張去極化速率最快,自律性最高。其去極化過程與IK離子流的去激活衰減,If離子流的激活,ICa離子流有關。
抱歉,網(wǎng)校目前還沒有相關圖片資料,我們會盡快添加完善,給您造成的不便致以誠摯的歉意。復習辛苦了,祝您取得好成績:)
【追問】竇房結細胞動作電位0期去極的離子不是鈉離子嗎?P細胞是竇房結里的特別的一種還是什么,
【回答】學員744467149,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一般動作電位0極去極化是Na+內流形成的,但竇房結P細胞缺乏快鈉通道,而是通過Ca2+內流產生動作電位0極去極化.
竇房結內有成纖維細胞、結內血管的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神經(jīng)纖維以及心肌細胞。在竇房結中部至外周幾個毫米的距離里,細胞類型逐漸過度。起搏細胞(P細胞)位于竇房結中部,周圍是移行細胞(T細胞),最外圍為心房肌細胞。P細胞呈圓形或卵圓形,胞漿蒼白,細胞器少,圓形細胞核較大。P細胞3~4個成簇分布,彼此只有簡單的細胞間連接。移行細胞形態(tài)多樣,較工作肌細胞長而纖細,細胞核呈長方形或橢圓形,有些類似起搏細胞,有些類似心房肌細胞,還有一些一半象起搏細胞一半象心房肌細胞,因此竇房結和心房肌并無明確分界線。移行細胞分布于竇房結四周,向內連接成簇的P細胞,向外連接工作肌細胞。界嵴和結間通路部位,移行細胞呈線性排列,細胞-細胞之間的連接較P細胞復雜,不僅有細胞橋粒和粘合膜,還有大量的縫隙連接。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些短的移行細胞連接成簇的P細胞,稱為“簇間移行細胞“,它們的作用主要使竇房結細胞”同步化“。外周移行細胞負責把P細胞產生的電沖動傳至右心房。竇房結細胞縫隙連接較少,結內的電傳導很緩慢,只有0.03~0.05米/秒,而周圍心房肌細胞傳導速度約為1米/秒。竇房結功能不全可以是起搏細胞沖動形成異常或移行細胞電傳導紊亂或兩者兼而有之的結果。
【追問】是不是0期去極化和4期自動去極化都是Ca2+內流造成的
【回答】學員yaoxingxing1983,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不是。
一般動作電位0極去極化是Na+內流形成的,但竇房結P細胞缺乏快鈉通道,而是通過Ca2+內流產生動作電位0極去極化.
慢反應細胞4期緩慢去極主要由K+外流的進行性衰減和以Na+為主的正相離子緩慢內流所引起。
【追問】4期自動去極化都是Na+內流造成的?
【回答】學員yaoxingxing1983,您好!您的問題答復如下:
感謝您對網(wǎng)校的支持!
4期自動去極化是由CA2+內流所造成的。骨骼肌肌肉細胞動作電位是NA+內流
★問題所屬科目: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生理學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