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報錯頁面

您可能輸錯了網址,或該網頁已被刪除或移動,您還可以:

返回上一頁返回首頁網站地圖

推薦閱讀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當救護常識遭遇道德評判

2012-09-28 10:45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衛(wèi)生部網站6日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在“老年人跌倒的現場處理”部分提出:“發(fā)現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

    此消息經新華社播發(fā)后迅速被廣泛轉載,于互聯網激起熱議。作為新浪微博的“微話題”,24小時內吸引了數萬人參與討論。有人擔憂:在社會正呼喚見義勇為精神、提倡倫理道德的今天,這個指南的發(fā)布是否唱了反調,為見死不救的“冷漠”提供了新的借口?

    技術指南引發(fā)道德評判

    就在幾天前,一位88歲的老人摔倒無人相助,一個半小時后才被送到醫(yī)院救治,終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此事再次拷問國人的良知,喚起對社會倫理道德的反思。

    此前,“彭宇案”、“許云鶴案”等一系列案件,一定程度上令許多想做好事的人增添了顧慮。“扶不扶”,正在掀起一場社會大討論。

    這種形勢下,《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一句“不要急于扶起”,帶著巨大的視覺沖擊力,刺痛了一些人敏感的道德神經。

    指南區(qū)分了跌倒老人的具體情況,提出施救指引。

    如“意識不清,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有嘔吐,將頭偏向一側,并清理口、鼻腔嘔吐物,保證呼吸通暢”:“詢問是否有劇烈頭痛或口角歪斜、言語不利、手腳無力等提示腦卒中的情況,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腦出血或腦缺血,使病情加重,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查看有無肢體疼痛、畸形、關節(jié)異常、肢體位置異常等提示骨折情形,如無相關專業(yè)知識,不要隨便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查詢有無腰、背部疼痛,雙腿活動或感覺異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損害情形,如無相關專業(yè)知識,不要隨便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如老年人試圖自行站起,可協(xié)助老人緩慢起立,坐、臥休息并觀察,確認無礙后方可離開”。

    指南還提出,“發(fā)生跌倒均應在家庭成員或家庭保健員陪同下到醫(yī)院診治,查找跌倒危險因素,評估跌倒風險,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指南中這些操作性很強的要點被新聞摘發(fā)后,有人認為指南的發(fā)布不合時宜:“一本技術指導,只能解決‘怎么扶’。而眼下,‘該不該扶’才是討論的核心。較之跌倒的老人,失衡的道德更需要被扶起”;也有人說:“衛(wèi)生部確實是在做好事。這個指南與道德問題無關,人家只是在給大眾普及救助常識”……

    疾控中心專家: 發(fā)布指南意在減少死亡和傷害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傷害預防室副主任段蕾蕾參與了傷害干預系列技術指南的制訂工作。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段蕾蕾表示,包括《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在內的4種傷害干預系列技術指南,其制訂都遵循了嚴格的起草、論證程序,整個過程歷時兩年,可謂縝密而慎重。

    “4個指南是同時發(fā)布的,與當前熱議的老人跌倒事件并無關聯。撞上這個時機純屬巧合,引起廣泛關注倒也并非壞事。”她說。

    據段蕾蕾介紹,為加強傷害預防控制,指導開展傷害干預工作,受衛(wèi)生部疾控局委托,中國疾控中心從兩年前就著手編寫傷害干預系列技術指南。目前已完成《兒童道路交通傷害干預技術指南》、《兒童溺水干預技術指南》、《兒童跌倒干預技術指南》和《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4種;其他指南還將相繼制定。

    段蕾蕾說,《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是由中國疾控中心與相關醫(yī)療機構緊密合作,從公共衛(wèi)生角度總結國內外老年人跌倒預防控制的證據和經驗,提出了干預措施和方法,以期對從事老年人跌倒預防工作的人員和部門提供技術支持,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發(fā)生。今后,中國疾控中心還將針對社會公眾制訂更加通俗的科普讀本,大力宣傳正確的預防與救護措施。

    “希望全社會共同參與,努力消除造成老人跌倒的危險因素。”段蕾蕾說,“遇到老人跌倒時,既能勇于伸出援手,又能科學救助,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老人跌倒造成的死亡和傷害。”

    記者手記 “愿不愿救”與“會不會救”都期待肯定回答

    跌倒是我國傷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則為首位。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及以上老年人已達1.5億。按通常30%的發(fā)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萬老人至少發(fā)生1次跌倒。見危不救,可能導致老人傷殘或死亡;救助不當,也可能幫了倒忙,加重老人病情傷情,甚至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問題;知不知道怎樣向跌倒的老人正確施救,則是技術問題。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專家指出,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包括生理、病理、藥物、心理等內在因素,也包括燈光、路面、臺階、扶助設施、鞋子和行走輔助工具等環(huán)境因素,以及衛(wèi)生保健水平、室外環(huán)境的安全設計、是否獨居等社會因素。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預是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

    一些傷害預防起步較早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已經對預防老年人跌倒從教育預防、環(huán)境改善、工程策略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干預。普及急救方法,也證明對減少傷害行之有效。而在我們國家,“傷害干預技術指南”還是個人們知之甚少的新事物。

    有關部門應及時消除可能導致老年人跌倒的環(huán)境危險因素;物業(yè)部門應加強社區(qū)物理環(huán)境的管理和修繕;老人的家庭成員應密切配合;老年人自身也應積極參與;公共衛(wèi)生部門應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并給予急救技術指導;新聞媒體應呼吁各界關愛老人,并大力宣傳相關知識和技能;有關部門還應研究完善相關法律;全社會都要大力弘揚誠信精神和助人美德……

    衛(wèi)生部門此次制定并發(fā)布《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并決定加強傷害預防宣傳教育,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顯而易見。這樣做并不超前,因為保護老人免受傷害刻不容緩。

相關新聞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醫(yī)學教育網醫(yī)學書店
  • 名師編寫
  • 凝聚要點
  • 針對性強
  • 覆蓋面廣
  • 解答詳細
  • 質量可靠
  • 一書在手
  • 夢想成真
網絡課堂
40多類,1000多門輔導課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