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護理措施注意事項是護士資格考試的相關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特整理如下:
實施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治療依從性以及消毒隔離等綜合護理。包括院內護理與院外護理兩個方面:
院內護理:讓患者及其家屬科學正確地認識疾病,根據(jù)不同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xiàn)及各項檢查結果給予相應的解釋分析,并給予心理疏導。
院外護理:通過交談、電話等方式詳細地指導患者院外繼續(xù)治療,注意休息、營養(yǎng),調整良好心態(tài),提升患者自身保健意識,增加治療的依從性,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采取專人專護的護理方法,具體措施如下:
一、心理護理與自我調適指導
乙肝患者的心理是復雜、多種多樣的,臨床常見的有焦慮與恐懼、抑郁、悲觀失望、無助無望、憤怒、固執(zhí)、易沖動和過分依賴等心理特征[。掌握每個乙肝患者的心理特點,針對不同心理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
二、焦慮抑郁型心理
此類患者情緒極不穩(wěn)定,自認為此病傳染性大、難治愈,表現(xiàn)為精神高度緊張、失眠、恐懼等。護理人員要采取疏導的措施,多與病人展開深層次的溝通與交流,耐心地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有關乙肝的知識,最大限度地給病人以安全感,消除病人的各種疑慮,保持心情愉快,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調節(jié)。
三、自卑自憐型心理
表現(xiàn)為無能為力、悲憤自憐、無可奈何的精神狀態(tài)。由于乙肝無特效藥、易傳染,常引起周圍人群的恐慌,進而造成對病人的疏遠與歧視,使病人感到自卑自憐,變得沉默寡言。心理護理方法:醫(yī)護人員應尊重理解、關心病人,向病人及家屬進行健康指導,講解乙肝原因、傳播途徑、轉歸以及治療進展,使病人明白乙肝可通過一定的途徑預防和阻止其傳播,消除自卑心理。
四、孤獨寂寞型心理
親朋好友對乙肝病人避而遠之,生怕自己被傳染,導致探視減少甚至不來探視病人,就使病人產生一種孤獨感。心理護理方法:應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盡量滿足病人心理上的需求;幫助指導病人盡可能地進行自我護理,發(fā)揮自我護理的作用,走出孤獨的陰影,主動融入社會。
五、猜疑型心理
由于病人治療時間長,病情不穩(wěn)定,易懷疑醫(yī)師隱瞞自己的病情,對周圍的事情特別敏感,易對周圍的人產生猜疑。心理護理方法:護士應全神貫注地傾聽病人的傾訴,講究語言藝術,用親切和藹、溫暖的話語進行溝通,避免用刺激性語言。
六、無助無望型心理
患者表現(xiàn)為抑郁,感覺自己的疾病很難治愈,自己不被人理解、關心,沒人能幫助他,沒有藥物能治療他,對康復失去信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心理護理方法:應給予正確引導,提供一些治療乙肝的新進展,鼓勵病人與疾病作斗爭,防止病人的極端行為,使病人面對現(xiàn)實,學會自我調節(jié)。
七、健康教育
應注意休息、適當鍛煉;飲食應以蛋白質、豆制品、雞蛋、牛奶、雞、魚、瘦肉等為主,禁忌飲酒,忌服損害肝臟的藥物;保持樂觀的情緒、良好的心情、合理的膳食、充足的睡眠。乙肝主要是通過血液和密切生活接觸傳播的,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一般不會相互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