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http://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1.png)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http://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1.png)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凡外傷性或自發(fā)性氣胸、血胸、急慢性膿胸及各種原因所致食管、支氣管瘺以及開胸術后患者均應放置胸腔引流管。如護理不當,易產生各種并發(fā)癥,其中胸腔引流管堵塞是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本文分析探討胸腔引流管堵塞的原因、預防措施和排除方法,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我院自1996年8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留置胸腔閉式引流管患者98例,男性79例,女性19例,年齡21~76歲,留置時間2~10d。其中自發(fā)性氣胸38例,外傷性血氣胸29例,食管平滑肌瘤15例,食管癌7例,肺癌4例,食管裂孔疝3例,縱膈腫瘤2例。
1.2 方法
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每2h由上至下擠管一次,保持引流通暢,并通過監(jiān)測生命體征、觀察水封瓶內水柱波動情況以及有無氣泡冒出、聽診肺部呼吸音等方法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有無脫出。
2.結果
98例患者中,81例引流通暢,置管時間均小于5d;17例引流管堵塞者,經查找原因,采取了相應的處理措施,均順利拔管,置管時間6~10d。
3.討論
3.1 胸腔引流管堵塞原因
胸腔引流管堵塞最常見的原因有:①引流管折壓、扭曲;②血塊、膿塊或殘渣堵塞引流管或引流管的接頭狹窄,被血凝塊堵塞;③胸壁切口狹窄或肋間隙狹窄壓迫引流管;④引流管側孔緊貼胸壁或膈肌上升頂住了引流管管口;⑤引流管可滑至肋骨外置于皮下,或脂肪和肌肉層較厚而使引流管不在胸腔內;⑥引流管插入位置太低;⑦引流裝置有漏氣不密封現(xiàn)象;⑧負壓吸引時,因負壓吸力不足,如果肺臟的漏氣量大于負壓吸引量,可不產生氣泡;⑨管道太短,病人改變體位時部分或全部脫出胸膜腔。針對上述種種原因,我們應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并及時加以排除。
3.2 預防措施
首先選擇適宜的胸導管,排液導管選擇質地較硬的導管,排氣導管選擇質地較軟的導管。其次做好心理護理,解釋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并采取有效的體位,氣胸者取健側半臥位,液胸者取患側半臥位,利于呼吸和氣體、液體排出。再次對持續(xù)引流者,需做好胸腔引流的護理:①管道密封良好,皮膚縫合嚴密,水封瓶長玻璃管應以浸入水平面下3~4cm為宜;②水封瓶應放在床下某一固定位置,防止碰倒、踢翻或打碎;③帶管下床時要注意引流瓶位置低于膝關節(jié);④引流裝置要放在低于病人胸腔的位置,即水封瓶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處;⑤搬運病人、更換引流裝置或做檢查時應先雙鉗夾管,水封瓶置于床上病人雙下肢之間,防止滑脫。
3.3 排除方法
引流管是否通暢,主要觀察水封瓶的長玻璃管有無水柱波動及氣體排出,正常水柱上下波動約為4~6cm,不超過10cm。放置胸腔引流管后,如短時間內發(fā)現(xiàn)水柱波動消失,無氣泡冒出,病人出現(xiàn)胸悶氣促,氣管向健側偏移等肺受壓的癥狀,聽診患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或者出現(xiàn)皮下氣腫,說明引流管不通,應及時查明原因,對癥處理。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3.3.1 查明原因
檢查引流管是否受壓、折疊、扭曲,管道密封情況,如瓶塞有無松動、水封瓶有無裂隙及漏水、管道有無漏氣、長玻璃管是否在液面下,如有異常及時更換。
3.3.2 管道堵塞處理
疑為異物堵塞,可上下擠壓引流管。如血塊或滲出液阻塞引流管,擠壓無效時,可協(xié)助醫(yī)生按無菌操作要求,用空針管抽吸或以無菌生理鹽水10~20ml自引流管注入胸腔,沖洗導管使之通暢,或從引流管注入鏈激酶或胰蛋白酶,溶解血塊,以利于排出。如為膿胸引流不暢,可戴上無菌手套用手指探查膿腔,調整引流管位置,每周取出引流管清洗一次,消毒后(或更換新的)再放入。大量血胸引流時,如引流突然中斷,病人出現(xiàn)休克表現(xiàn),經擠壓管道,調整位置后仍未見血液流出,應考慮為胸腔凝血塊形成或血胸未能及時引流,此后出血可因胸腔內積血及凝血塊增多而致引流管阻塞,應及時通知醫(yī)生并做好術前準備和抗休克救治。
通過對98例留置胸腔引流管病人的觀察與護理,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并對17例堵塞者查找原因,及早排除,病人因此未出現(xiàn)不良后果及嚴重的并發(fā)癥。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