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quán)限:查看權(quán)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不同殘癌危險因素對肝癌術后TACE效果的影響

2008-08-14 14:27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入口>> 審核要求>> 特惠活動>>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殘癌危險因素對肝癌切除術后肝動脈化療栓塞效果的影響。方法  總結(jié)1996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發(fā)性肝癌手術患者385例的病例資料,隨訪5年以上。190例術后行TACE患者作為干預組;195例術后未行TACE患者作為對照組。依腫瘤直徑大小、癌灶數(shù)、有無門靜脈癌栓等殘癌危險因素分別將兩組患者分為殘癌高危組和殘癌低危組。對殘癌低危患者,干預組與對照組采用病例對照研究;對殘癌高?;颊?,干預組與對照組亦采用病例對照研究。分析殘癌危險因素對術后TACE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  對于殘癌低危患者,干預組與對照組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別為96.6%、79.7%、67.8%、62.7%、50.9%和93.3%、81.7%、70.0%、56.7%、55.0%,生存率差異無顯著性(P=0.6607)。對于殘癌高?;颊撸深A組與對照組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別為87.8%、77.1%、61.1%、51.1%、42.0%和83.7%、66.7%、54.1%、37.8%、27.4%;生存率差異有顯著性(P=0.0101)。結(jié)論  殘癌高危因素的患者,術后宜行TACE.

  【關鍵詞】  肝切除術;殘癌危險因素;化療栓塞;預后

  術后應用肝動脈化療栓塞的效果可能與患者的臨床、病理因素有關,本文從385例肝癌術后應用TACE患者的臨床病例資料分析不同殘癌危險因素對肝癌切除術后肝動脈化療栓塞效果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996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原發(fā)性肝癌手術患者共385例,均來自同一手術組,手術采取肝臟部分切除術,合并門靜脈癌栓者行取癌栓術;所有病例均經(jīng)病理學檢查。化療采用術后4~6周,先行肝動脈造影,依有無發(fā)現(xiàn)殘留腫瘤而給予不同的劑量,再依腫瘤的緩解程度,給予必要的再化療。所有病例無遠處轉(zhuǎn)移,門靜脈癌栓患者無門靜脈以外癌栓存在。

  1.2  干預組與對照組臨床、病理因素比較  兩組患者中,性別、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甲胎蛋白(AFP)水平、根治程度、肝硬化情況、腫瘤大小、癌灶結(jié)節(jié)數(shù)、門靜脈癌栓情況、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等,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P>0.05)。

  1.3  方法  依臨床病理因素中,腫瘤直徑大小、癌灶結(jié)節(jié)數(shù)、有無門靜脈癌栓,將所有病例,包括干預組和對照組分為兩個方面:殘癌低?;颊吆蜌埌└呶;颊?。殘癌低?;颊叩臈l件為:腫瘤直徑≤5cm、單個腫瘤結(jié)節(jié)、無門靜脈癌栓。殘癌高?;颊叩臈l件為:腫瘤直徑>5cm、多個腫瘤結(jié)節(jié)、有門靜脈癌栓3種危險因素之一或以上。殘癌低?;颊邽?19例,其中干預組59例,對照組60例;殘癌高?;颊邽?66例,其中干預組為131例,對照組為135例。干預組與對照組進行病例對照研究。判斷預后的指標采用總生存期。

  1.4  隨訪  采用電話、復查方式隨訪觀察。術后2年內(nèi),每2~3個月復查1次;術后2年以上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或轉(zhuǎn)移者,隨訪時間延長,每年1次,隨訪至2006年1月,隨訪5年以上。最后一次隨訪時間為失訪日期。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生存率的計算及比較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

  2  結(jié)果

  依殘癌危險因素不同,干預組和對照組1~5年累計生存率:(1)對殘癌低?;颊?,干預組和對照組1、2、3、4、5年生存率分別為96.6%、79.7%、67.8%、62.7%、50.9%和93.3%、81.7%、70.0%、56.7%、55.0%,生存率差異無顯著性(χ2=0.19、P=0.6607)。結(jié)果表明:TACE不能提高殘癌低?;颊咝g后生存期。(2)對殘癌高?;颊撸深A組和對照組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別為87.8%、77.1%、61.1%、51.1%、42.0%和83.7%、66.7%、54.1%、37.8%、27.4%,干預組生存率高于對照組,生存率差異有顯著性(χ2=6.62、P=0.0101)。結(jié)果表明:TACE能提高殘癌高?;颊叩男g后生存期。

  3  討論

  殘癌危險因素原是指影響肝癌術后轉(zhuǎn)移復發(fā)的可能性因素,包括腫瘤直徑大小、癌灶數(shù)目、包膜完整與否、血管侵犯等轉(zhuǎn)移復發(fā)危險因素。這些因素是影響術后根治的主要原因[2],殘癌低危的患者,手術切除有可能達到根治。把腫瘤直徑≤5cm,單個腫瘤結(jié)節(jié)、無門靜脈癌栓的患者稱為殘癌低危組;把腫瘤直徑>5cm、多個腫瘤結(jié)節(jié)、有門靜脈癌栓等3種殘癌危險因素之一或以上的患者稱為殘癌高危組。本文研究結(jié)果表明,對殘癌低危組患者,術后行TACE和未行TACE對1、2、3、4、5年的生存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高危組患者,術后行TACE患者的1、2、3、4、5年生存率高于未行TACE的患者,差異有顯著性(P<0.05)。TACE的意義在于消滅可能的殘留的腫瘤,對于肝內(nèi)有殘癌危險的患者是有益的;而對于肝內(nèi)無殘癌危險的患者,TACE并無益處,會損害肝功能,影響患者的生存期。且TACE本身尚有其他的并發(fā)癥,包括血管損傷、膽管損傷、骨髓抑制、肺栓塞等,其對殘癌低危因素的患者的影響利小于弊。因此,對殘癌低危因素的患者,即對單結(jié)節(jié)、腫瘤直徑≤5cm、無門靜脈癌栓的患者,術后不宜行TACE.殘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即腫瘤直徑>5cm、多個腫瘤結(jié)節(jié)或有門靜脈癌栓的患者,術后宜行TACE.

  【參考文獻】

  1  吳孟超。原發(fā)性肝癌外科綜合治療的現(xiàn)狀和展望。中華外科雜志,2004.42(1):13-15.

  2  林芷英,任正剛,夏景林,等。原發(fā)性肝癌根治切除術后介入治療對復發(fā)防治的療效評價。中華腫瘤雜志,2000,22:315-317.

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公眾號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jù)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