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基因?qū)W研究

2008-08-15 13:55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瘢痕疙瘩是皮膚創(chuàng)傷愈合過程中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和膠原過度合成所致,近年來,很多實驗發(fā)現(xiàn)瘢痕疙瘩表現(xiàn)為成纖維細胞的過度增殖與低凋亡的特性,導致局部細胞沉積,形成瘤樣增生。但是成纖維細胞本身是否異常尚不清楚[1]。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和膠原過度合成的原因可能與基因的結(jié)構(gòu)異常及功能異常有關。多個基因表達及其相互之間信息傳遞及調(diào)控上的某種異??赡苁且鸪衫w維細胞過度增殖和膠原過度合成的原因[2]。現(xiàn)將近年來從基因?qū)W角度對成纖維細胞的研究做一綜述。

  1  基因?qū)W研究

  1.1  P53基因  P53是一種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生物功能是在G1期監(jiān)視細胞基因組DNA的完整性。如果DNA受損傷,P53蛋白就使細胞停留在G1期;如損傷不能修復則誘導其凋亡,引發(fā)細胞自殺,阻止癌變的細胞產(chǎn)生。許多腫瘤和異常增生性病變都有較高的P53基因突變率。P53基因突變或P53蛋白與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導致P53基因正常生物功能的喪失。Saed等[3]在瘢痕疙瘩標本中檢測出P53基因突變主要在第4、5、6外顯子。近年來實驗研究表明95%的P53基因突變位于P53蛋白的特異性DNA結(jié)合區(qū)(102~292位氨基酸殘基),即高度保守的Ⅱ~Ⅴ功能區(qū),相當于P53基因的第5~8外顯子區(qū)域[4.5]。我國學者應用PCR-SSCP及基因序列分析技術檢測出瘢痕疙瘩7種基因突變,其中2種為點突變,另外5種為移碼突變。這些實驗均表明P53基因突變可以使細胞處于增殖狀態(tài),從而導致瘢痕疙瘩的形成?,F(xiàn)有學者正在進行將外源性P53基因?qū)腭:鄹泶竦膶嶒?,以達到治療瘢痕疙瘩的目的。

  1.2  Fas與FasL  Fas基因組DNA位于人染色體10q23上,是全長為25kb的單拷貝基因,由8個內(nèi)含子與9個外顯子組成。Fas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Fas蛋白是一種跨膜蛋白,屬神經(jīng)生長因子與腫瘤壞死因子的超家族成員,是一種細胞凋亡信號受體。與FasL結(jié)合后,其胞漿區(qū)經(jīng)特殊胞內(nèi)蛋白介導,直接激活凋亡基因產(chǎn)物,誘導FasL蛋白所在的細胞凋亡。FasR-FasL系統(tǒng)在調(diào)控細胞增殖和凋亡中所起的作用,已得到廣泛重視,而且Fas介導的細胞凋亡也被認為是細胞凋亡的主要通路之一。魯峰等[6]發(fā)現(xiàn)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在Fas-Mcab作用下不能正常凋亡,但其Fas受體陽性表達率較高,通過研究其Fas介導的死亡信號傳遞,認為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的Fas受體處于無功能狀態(tài),同時認為可能是編碼Fas分子死亡域結(jié)構(gòu)基因的移碼突變導致Fas受體功能喪失,而使成纖維細胞凋亡異常;在Fas-Mcab作用下,增生性瘢痕成纖維細胞內(nèi)Ca2+顯著增高而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內(nèi)Ca2+無變化,可能與其Fas介導凋亡的異常有關;魯峰等[6]還將正常人Fas基因轉(zhuǎn)染體外培養(yǎng)瘢痕疙瘩細胞,發(fā)現(xiàn)導入Fas基因后的瘢痕疙瘩細胞Fas通道能得以穩(wěn)定重建,與對照組比較,轉(zhuǎn)染后的瘢痕疙瘩細胞處于增殖期的明顯減少,且在缺氧等誘導條件下凋亡明顯增高。

  1.3  P16基因  P16基因又名腫瘤抑制基因1(MTS1),其編碼產(chǎn)物P16蛋白可與細胞周期素依賴性激酶4結(jié)合而使其失活,阻止細胞由G1期進入S期。P16基因通過參與細胞周期的調(diào)控可以明顯抑制腫瘤細胞的過度生長。有學者將p16基因轉(zhuǎn)染至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中,發(fā)現(xiàn)其生長增殖受到明顯抑制,同時DNA及膠原合成量明顯降低。韓軍濤等[7]通過基因轉(zhuǎn)染將含P16 cDNA的真核表達載體pcD-NA3-P16導人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中,發(fā)現(xiàn)成纖維細胞提前進入衰老期,這為瘢痕疙瘩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2  目前基因?qū)W研究所面臨的問題和展望

  許多研究表明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和膠原過度合成的原因可能與基因的結(jié)構(gòu)異常及功能異常有關。但這些研究均是對單一或少許基因表達方面的研究,很難從根本上闡明瘢痕疙瘩的發(fā)生機制;而多個基因表達及其相互之間信息傳遞及調(diào)控上的某種異常可能是引起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和膠原過度合成的原因。將基因組的活動和功能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生命現(xiàn)象和病理現(xiàn)象是眾多單個基因的活動和由此所產(chǎn)生的功能之間網(wǎng)絡作用的結(jié)果,因此研究基因組的活動就要研究多種基因在各個特定時刻的總體表達及其相互作用,才能更接近生命現(xiàn)象本質(zhì)。要捕捉到這種網(wǎng)絡式的多種基因變化,就必須依賴先進的生物學技術,基因芯片作為20世紀90年代新興的一門分子生物學技術,正在生物學各個領域得到深入廣泛的應用。它只需要少量的生物樣品就能并行分析成千上萬個基因的表達情況,是在同一時刻能夠觀測到大量細胞或組織基因表達的有效方法,因此能夠比較正常細胞和病變細胞在整體表達上的差異,檢測出特異性表達的病態(tài)基因?;蛐酒拈_發(fā)和應用不僅更新了瘢痕疙瘩研究的理念,而且為在基因水平上探索瘢痕疙瘩的發(fā)生機制及防治方法提供了簡單、高效、精確的研究手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從基因水平上攻克瘢痕疙瘩。

  【參考文獻】

  1  Peacock EE Jr,Madden JW,Treier WC.Biolog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keloids and hypertroghic scars.South Med J,1970,63:7655-7676.

  2  王春梅,百束比古,張啟旭,等。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的基因組學研究。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5.21(4):299-301.

  3  Saed GM,Ladin D,Olson J,et al.Analysis of p53 gene mutations in keloids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sindle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and DNA sequencing.Arch Dermatol,1998.134(8):1029-1032.

  4  黃勇,陳靜,林立新,等。瘢痕成纖維細胞凋亡及p53基因的表達。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3.9(1):33-35.

  5  Jiang XH,Wong BC,Lin MC,et al.Functional p53 is required for triptolide-induced apoptosis and AP-1 and nuclear factor-kappa activation in gastric cancer cells.Oneogene,2001.20:8009-8018.

  6  魯峰,高建華,黎小間。Fas介導下瘢痕成纖維細胞的死亡信號傳導的研究。中華醫(yī)學美容雜志,2000,6(1):31-33.

  7  韓軍濤,陳璧,湯朝武,等。野生型p16基因?qū)θ笋:鄹泶癯衫w維細胞生長及代謝影響的實驗研究。中華燒傷雜志,2003.19(4):226-228.

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公眾號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jù)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