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上矢狀竇血栓性靜脈炎

2008-10-16 15:51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概述】

  自抗生素問世以來,此病已很少見,偶爾在有病不早日求醫(yī)或免疫功能缺欠者可發(fā)生本病。桂世濟(1983)曾報道1例。

  【病因學】

  急性額竇炎、急性額骨骨髓炎、帽狀腱膜下膿腫或額部感染性外傷,細菌經額部板障靜脈或顳前板障靜脈流入上矢狀竇內,可引起該竇發(fā)生血栓性靜脈炎。硬腦膜外膿腫亦可導致本病。

  【病理改變】

  視病因及感染途徑而異。由額竇篩竇炎癥和額骨骨髓炎引起者,因血流順向,可由細菌或帶菌血栓隨血進入矢狀竇內,發(fā)生脈管炎,內皮脫落,因血流緩慢而形成血栓。右側耳源性乙狀竇血栓可逆血流蔓延至上矢狀竇,但發(fā)生較慢。血栓先為壁性,由小到大,乃至全段靜脈竇栓塞。因矢狀竇接收雙側大腦半球頂葉的淺靜脈血流,故感染性血栓可擴散到雙側皮質,形成多發(fā)性局灶腦炎或淺層膿腫,并引起腦膜炎、硬腦膜下膿腫等。經過及時治療,若感染能被控制,炎癥停止發(fā)展,血栓機化逐漸吸收,血液又可溝通。壁性血栓吸收較快,尤易恢復血運。

  【臨床表現】

  除鼻部原發(fā)病癥外,患者有寒戰(zhàn)、發(fā)熱、盜汗,并有頭痛、嘔吐等腦膜刺激和膿毒血癥的臨床表現。頭頂部正中可出現浮腫和壓痛,患者可出現陣發(fā)性左右交替的局部性癲癇,繼而有偏癱及外展神經麻痹,稱為上矢狀竇綜合征。隨病變擴展,偏癱可由下肢擴大到上肢,重者可有昏迷和失語等癥狀。腰椎穿刺可顯示顱壓增高及腦膜反應,血液白細胞增多。

  【診斷】

  上矢狀竇血栓性靜脈炎因罕見而易被忽視,下列體征可作診斷參考:

  1.急性額竇炎伴有上矢狀竇相應區(qū)水腫和壓痛。

  2.項骨骨縫沿線有多發(fā)性膿腫。

  3.膿毒血癥伴有上矢狀竇綜合征者。

  【治療措施】

  大量抗生素注射,如新型青霉素、先鋒霉素、林可霉素等。及時行額竇根治術,清除額部腐骨。對硬腦外膿腫或帽狀腱膜下膿腫,應及時切開引流并徹底沖洗胺腔。

  上矢狀竇血栓性靜脈炎所并發(fā)的腦膿腫皆很表淺,經CT掃描定位可行穿刺引流,有腦水腫者可用高滲降顱壓藥。

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公眾號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