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治療是現(xiàn)代口腔治療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牙髓組織有神經纖維,對刺激反應敏感,因此在牙髓治療中無痛技術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近3年來我科將碧蘭麻(復方阿替卡因)注射液用于臨床牙體牙髓病的治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臨床診斷為牙髓炎(包括急性和慢性)160例283顆牙,其中男71例110顆牙,女89例173顆牙,年齡13~70歲。將患者隨機分成二組分別行不同的麻醉方法進行牙髓摘除術。利多卡因組80例103顆牙。碧蘭麻組80例180顆牙,其中碧蘭麻組前牙66顆、后牙114顆,急性牙髓炎81顆,慢性牙髓炎99顆。
1.2材料及使用碧蘭麻為法國賽特力-碧藍公司生產,阿替卡因/腎上腺素局麻注射劑。1.7ml專用卡局芯及注射器。利多卡因是北京第三制藥廠生產5ml/支。
1.3觀察方法利多卡因組鹽酸利多卡因在患牙頰(唇)側根尖區(qū)局部浸潤麻醉或阻滯麻醉。碧蘭麻組碧蘭麻1.7ml用專用注射器頰(唇)單側粘膜局部浸潤麻醉(牙周膜注射或髓腔注射)。
1.4療效評價
1.4.1患者評價采用VAS(VisualAnalogueScle)標尺法。由患者依據主觀感覺打分,1級:無痛,0分。2級:輕度疼痛,1~3分。3級:中度疼痛,4~7分。4級:重度疼痛,8~10分。
1.4.2醫(yī)生評價由培訓的獨立的兩名口腔醫(yī)生對麻醉效果進行評價,麻醉效果分為完全麻醉、麻醉良好、麻醉有效和麻醉無效4級。
1.4.3客觀評價注射麻藥5min后行牙髓摘除術,根據患者評價、醫(yī)生評價、確定綜合評價標準。顯效:醫(yī)生與患者評價均為1級,開髓、去冠髓及根髓術中患者無疼痛。非顯效:包括醫(yī)生與患者評價均為2、3、4級,即開髓、去冠髓及去根髓術中有疼痛感覺,其疼痛程度可從輕度到重度。
2結果
碧蘭麻的麻醉效果明顯優(yōu)于利多卡因,主觀疼痛指標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3討論
碧蘭麻為一種新型口腔麻醉劑,成分阿替卡因屬酰胺類,具有毒性低、浸潤力強、效率高、麻醉時間適宜且沒有過敏反應等特點。對麻醉后拔髓術觀察,碧蘭麻止痛效果好,麻醉完全率達85%以上,與Malamed等的研究相同。本研究分別用碧蘭麻、利多卡因兩組觀察,碧蘭麻組完全無痛85%,失敗3.8%,使用利多卡因完全無痛17.7%,失敗6.46%,兩種麻藥主觀評價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顯著性,與國內隨強等人報道相一致。
在80例160顆牙的碧蘭麻組,前牙的優(yōu)良率分別高于后牙,其原因可能是前牙為單根管,解剖形態(tài)簡單,牙周膜易于擴散等。在碧蘭麻組180顆急、慢性牙髓炎患牙中,碧蘭麻單側局部浸潤麻醉行牙髓摘除術時,顯效率均為75%左右,麻醉效果良好。有報道牙髓炎癥期間麻醉效果較正常牙髓差,但本組180顆急、慢性牙髓炎患為麻醉有效率75%,麻藥量為1.7ml,說明碧蘭麻有較強的麻醉力,兩組間麻醉效果差異無顯著性(P>0.05)與汪竹平等報道相一致,這可能是由于牙髓通過狹小的根尖孔與外界相通,無論牙髓是急性炎癥還是慢性炎癥,對根尖孔以外的環(huán)境影響不大,而麻藥是滲透到根尖孔周圍,麻醉進入根尖孔的神經,因此麻醉效果與牙髓的急、慢性炎癥關系不大。
碧蘭麻局部麻醉起效快、效果好、其效果與應用牙位有一定關系。上頜牙高于下頜牙,在上頜牙中磨牙相對差,下頜牙中,磨牙麻醉效果較低,全口牙中下磨牙顯效最低。分析原因:上頜骨疏松,上牙槽突唇(頰)側骨板較薄有較多小孔通向其內的骨松質,因此單側麻醉時藥物滲透快而且效果好。但上頜磨牙牙槽骨質厚,腭根距頰側較遠,故上磨牙的麻醉效果較上前牙差。由于解剖生理的特點,下頜牙槽突骨質厚,且較致密,不利于藥物滲透,從而影響了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