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牙體顱備前排齦可以減少在預備齦下肩臺時對臨近軟組織的損傷及出血,為齦下牙體預備提供良好空間和視野。臨床操作:按常規(guī)完成所需牙體體預備,只留下向齦下預備的部位,放置排齦線。由于牙體周邊的軟組織被推離,減少了車針對游離齦內側上皮的損傷機會,同時因在齦溝底部放有排齦線,對保護溝底附著上皮極為有利,從而預防了因備牙不當而引發(fā)的齦萎縮及出血。當有炎癥時,牙齦極易出血,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會影響對齦下預備體的評估,諸如肩臺外角,齦下深度等,放入排齦線并配以某些止血劑可幫助止血。依常規(guī)完成齦下邊緣牙體預備,使肩臺位于齦下0.5-1.0mm.排齦10-15分鐘后,于取模前去除排齦線。
?。?)取模前排齦可幫助我們獲得更清晰的印模及模型。如果在工作模型上無法辨認軟組織界限,修改代型時保留過多肩臺,造成修復體形成齦下懸突,會引發(fā)齦萎縮;若去除過多肩臺,修復體在齦下肩臺處欠缺,而易致海綿狀牙齦增生,齦出血等。某些時候當完成牙體預備后未能立刻取模,數日后周邊的牙齦組織有可能向肩臺方向增生,即使患者戴有暫時冠,如暫時冠制作不當上述情況也常有發(fā)生。此外由于齦出血及齦溝內分泌物存在,這些液體流到制備后的牙體上,對印模及模型的精確性會產生一定影響。如果因齦溝有一定深度,滲出物過多而影響取模,可采用兩層排齦的方法,取模前只取出上層齦線,利用溝底部的排齦線繼續(xù)干燥,隔濕以獲取干燥清潔的環(huán)境,取模后應立刻取出下層齦線,以防發(fā)生不必要的齦損傷。曾有報導排齦時問應最少4分鐘。我們觀察發(fā)現排齦10-15分鐘對完全分離牙齦及止血更為有效。取模前在去除排齦線時,應適當濕潤排齦線以防止排齦線與齦組織發(fā)生粘連,在去除時撕裂牙齦再發(fā)生出血。
?。?)粘接時排齦有利于提高粘接效果,去除剩余粘接劑,預防邊緣微漏的發(fā)生及牙齦炎癥。由于牙頸部邊緣距齦溝很近,其周圍常有齦出血和齦溝分泌物,粘接邊緣也易受潮、污染,影響粘接效果;當粘接劑被擠入齦溝或清除不良時,還易損傷牙齦,造成炎癥反應。因此粘接前在基牙齦溝內放入排齦線可起到干燥,隔濕基牙,以及隔離多余粘接劑進入齦溝的可能,使其更易被清除,以預防牙齦受損。
綜上所述,排齦線的臨床應用,為減少齦下牙體預備時對齦的創(chuàng)傷及出血提供了條件、為獲取精確牙體預備,清晰的軟硬組織界限,為保障修復體的遠期療效打下基礎。健康的齦組織及適當的操作過程是此技術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