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岐救正論》
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的鱗莖。原產于浙江象山,現(xiàn)主產于浙江鄞縣。此外,江蘇、安徽、湖南、江西等地亦產。初夏植株枯萎時采挖,洗凈,擦去外皮,拌以煅過的貝殼粉,吸去漿汁,切厚片或打成碎塊。
【性能】苦,寒。歸肺、心經。
【功效】清熱化痰,散結消癰。
【應用】
1.風熱、痰熱咳嗽。本品功似川貝母而偏苦泄,長于清化熱痰,降泄肺氣。多用于治風熱咳嗽及痰熱郁肺之咳嗽,前者常配桑葉、牛蒡子同用,后者多配瓜蔞、知母等。
2.瘰疬,癭瘤,乳癰瘡毒,肺癰。本品苦泄清解熱毒,化痰散結消癰,治痰火瘰疬結核,可配玄參、牡蠣等,如消瘰丸(《醫(yī)學心悟》);治癭瘤,配海藻、昆布;治瘡毒乳癰,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多配連翹、蒲公英等,內服外用均可;治肺癰咳吐膿血,常配魚腥草,蘆根、桃仁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同川貝母。
【鑒別用藥】《本草綱目》以前歷代本草,皆統(tǒng)稱貝母。至明《本草匯言》始有本品以“川者為妙”之說,清《軒岐救正論》才正式有浙貝母之名。川、浙二貝之功,基本相同,但前者以甘味為主,性偏于潤,肺熱燥咳,虛勞咳嗽用之為宜;后者以苦味為主,性偏于泄,風熱犯肺或痰熱郁肺之咳嗽用之為宜。至于清熱散結之功,川、浙二貝共有,但以浙貝為勝。
【古籍摘要】
1.《本草正》:“大治肺痛、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郁結,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除時氣煩熱,黃疸,淋閉,便血,溺血;解熱毒,殺諸蟲及療喉痹,瘰疬,乳癰發(fā)背,一切癰瘍腫毒……較之川貝母,清降之功,不啻數(shù)倍。”
2.《本草綱目拾遺》:“解毒利痰,開宣肺氣,凡肺家夾風火有痰者宜此。”
3.《本經逢原》:“同青黛治人面惡瘡,同連翹治項上結核。皆取其開郁散結,化痰解毒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