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images/news/2017/r_ico_01.png)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遇險幸存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是護士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日常生活中,有時人們會因事故或自然災害而陷人險境,這種突如其來的巨大打擊,往往會使災難的幸有者產(chǎn)生較大的情緒反應,這種情緒反應比較復雜多樣,但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美國精神醫(yī)學協(xié)會將其分為以下5種表現(xiàn)。
一、正常反應
有發(fā)抖、大量出汗、面色蒼白。癥狀可很快消失。
二、急性恐懼反應
無判斷力,行為違常,想逃脫。雖然已脫險,但他還以為自己在危險中,企圖逃離“險境”,有時又重新跳入火中或水中。
三、壓抑反應
表現(xiàn)為遲鈍、麻木狀,無視周圍事物,凝視前方,缺乏自制力。
四、過度活動反應
表現(xiàn)很活躍,似歇斯底里的笑,開不適當?shù)耐嫘?,注意力不集中,不易限定固定于一處不動?/p>
五、嚴重身體反應
四肢活動不自如,站立不穩(wěn),常有嘔吐。
護士對幸存者進行搶救和護理時,應掌握他們的情緒反應和心理狀況,作具體分析,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對無自制力者要嚴加約束,切莫讓其重人險境;對壓抑反應者,在護理過程中應對病人進行熱心的勸慰;對活動過度者予陪護并限制其活動。當幸存者離開險境之后,應盡早安排他們同家人和親友見面,這對緩解病人的情緒反應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