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news/2017/r_ico_01.png)
重癥顱腦損傷氣管切開術的吸痰的護理是護士資格考試需要了解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氣管切開術是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機體缺氧的有效措施,但氣管切開后因失去了溫暖、濕潤氣體和阻止細菌入侵的作用,大量痰液容易滯留,加之患者脫水、痰液黏稠,輕者通氣功能和血氧飽和度下降,重者患者氣道完全阻塞,造成窒息。因此,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尤其重要。
一、嚴格無菌操作
操作前洗手帶口罩,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吸痰時堅持由內向外的原則,先吸氣管內分泌物,然后口腔鼻腔內分泌物。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吸痰管。
二、嚴格氣管套管和氣囊的護理
嚴格氣管套管的清潔和消毒是預防并發(fā)癥的關鍵,外套管每周更換一次,內套管每日常規(guī)每6~8小時清潔消毒更換一次,通常取出內套管后在流水下沖洗干凈,對光檢查無異物和分泌物附著,然后煮沸消毒,因消毒時間過長,內套管與外套管分離時間不宜超過30min,長時間的分離易引起外套管內壁痰液結痂,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堵塞氣道影響通氣,需備同一型號大小相同消毒過的內套管一個以便及時更換。更換內套管前要吸凈痰液。套管口以雙層生理鹽水紗布塊覆蓋,鹽水濕度以不滴水為宜。使用氣囊套管時通常2~4h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時間為2~5min,放氣前吸凈氣管內分泌物,氣囊充氣適量,一般5~6ml,每2周更換氣囊套管一次,發(fā)現漏氣及時更換。
三、吸痰過程護理
吸痰前囑患者深呼吸3~5次,使用呼吸機者吸痰前后給予高流量吸氧1~2min,以防止吸痰時造成的低氧血癥。吸痰時動作要輕柔、快速、準確、由下而上,壓力一般成人控制在10.64~15.98kPa,兒童控制在7.98~10.64kPa,每次吸痰不超過15s.如痰液過多需連續(xù)吸痰可中間加高流量吸氧一次。連續(xù)吸痰一般不超過2次。對于痰液過稠吸痰困難者,吸痰前可給予霧化吸入,或使用注射器吸取濕化液(0.9%生理鹽水100ml+慶大霉素8萬U+α-糜蛋白酶4000U)3~5ml,脫下針頭后將濕化液直接注入氣管套管內對人工氣道進行濕化[5]以稀釋痰液,然后及時吸痰,或協助患者翻身叩背,使痰栓松動,促使痰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