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疾病 > 疾病01 > 正文

丹毒治療丹毒藥物配方

2012-10-16 21:12 醫(yī)學教育網
|

解表退熱、解毒止血—柴胡、黃苓。

柴胡:苦、辛、微寒,歸肝、膽經,功效為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黃苓: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止血的功能。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蒲公英、金銀花

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功效為消腫散結、利濕通淋。

金銀花:甘、寒,歸肺、心、胃經,功效為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消腫散結、散瘀止痛—連翹、赤芍。

連翹:苦、微寒,歸肺、心、小腸經,功效為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

赤芍:苦、微寒,歸肝經,功效為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消腫生肌、清熱涼血—乳香、丹皮。

乳香:辛、苦、溫,歸心、肝、脾經,功效為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

丹皮:苦、甘、微寒,歸心、肝、腎經,功效為清熱涼血、活血祛瘀。

除濕通淋、清熱利濕—馬齒莧、梔子。

馬齒莧:性寒,味甘酸,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除濕通淋,主治丹毒、濕癬等癥。

梔子:苦、寒,歸心、肺、三焦經,功效為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