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1、苯甲酸分子態(tài)的抑菌活性較離子態(tài)高,故PH小于4時,抑菌活性高,其抑菌最小濃度為0.015%-0.1%。但在酸性溶液中其溶解度降低,故不單靠提高溶液的酸性來提高其抑菌活性。苯甲酸最適抑菌PH為2.5~4.0。2、由于苯甲酸對水的溶解度低,故實際多是加適量的碳酸鈉或碳酸氫鈉,用90℃以上熱水溶解,使其轉化成苯甲酸鈉鈉后才添加到食品中。若必須使用苯甲酸,可先用適量乙醇溶解后再應用。
3、由于苯甲酸對水的溶解度比苯甲酸鈉低,因此在酸性食品中使用苯甲酸鈉時,要注意防止由于苯甲酸鈉轉變成苯甲酸而造成沉淀和降低其使用效果。
4、1g苯甲酸相當于1.18g苯甲酸鈉;1g苯甲酸鈉相當于0.847g苯甲酸
5、苯甲酸在醬油、清涼飲料中可與對-羥基苯甲酸酯類一起使用而增效。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GB2760-1996)規(guī)定:碳酸飲料,最大使用量為0.2g/kg;低鹽醬菜、醬類、蜜餞,0.5g/kg;葡萄酒、果酒、軟糖,0.8g/kg;醬油、食醋、果醬(不包括罐頭)、果汁(味)型飲料,1.0g/kg;食品工業(yè)用塑料桶裝濃縮果蔬汁,2g/kg;果汁(果味)冰,1.0g/kg(混用或單獨使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同時使用時,以苯甲酸計不得超過最大使用量。
醬油、不含二氧化碳的飲料中,以苯甲酸計,最高用量為0.6g/kg。(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