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糞海膽:體呈半球形,直徑約3-6cm,高度約等于殼的半徑。密生能活動的棘,除去棘后,顯出硬殼。扁凹面稱口面;相對的隆起面稱反口面??诿嬗?枚鈣質(zhì)齒,其四周為圍口區(qū),微向內(nèi)凹,不生棘。反口面中內(nèi)不肛門,其周圍有1塊篩板、4板生殖板及5塊眼板,其中第1塊和第5塊眼板接觸圍肛部。自頂端向四周輻狀排列的殼板,為相間排列的5個步帶及5個間頻帶,至赤道部步帶和間步帶幾乎等寬。在步帶板上生有管足,每4對管道部步帶和間步帶幾乎等寬。在步帶板上生有管足,每4對管足孔排列成斜弧形,各間步帶板有1個大疣和5-6個中疣,另外散生著多數(shù)小疣,并生有多數(shù)大棘,棘長5-6mm。管足內(nèi)常有C形骨片。
2.光棘球海膽:體關(guān)球形,過薄而脆,直徑一般為6-7cm,也可達(dá)8-10cm。口面平坦,圍口部邊緣稍向內(nèi)凹,相近的步帶等于或略寬于間步帶,但向上則頻帶較窄,約為間頻帶的2/3,每個步帶成斜弧形,管足內(nèi)有C形骨片。赤道部各間步帶板上有大疣1個,其旁有中疣和小疣15-22個,排列成半環(huán)形。頂系稍隆起,肛門偏于后方,圍肛部近幾乎圓形。大棘粗壯,長可達(dá)3cm。
3.紫海膽:體半球形,殼堅固,直徑6-7cm,高2-3cm。步帶和間步帶各有大疣2縱行,大疣兩側(cè)各有中疣1縱行,其間沿中線還有交錯排列的中疣1縱行。赤道部的管足孔一般是8對排列成一斜弧,口面的管足孔對數(shù)減少,有孔帶寬展成瓣狀。頂系較小,第1和第5眼板接觸圍肛部。大棘強(qiáng)大,末端尖銳。常一側(cè)長,另一側(cè)短。管足內(nèi)有弓形骨片,兩端尖細(xì),中有突起。
4.細(xì)雕刻肋海膽:體呈高圓錐形,殼厚而堅,直徑通常為4-5cm,步帶寬約為間步帶的2/3,各步帶板的縫合線處有明顯的三角形凹痕。管足孔每3對排列成弧形。赤道總和 步帶板有大疣和中疣各1個,小疣多數(shù),各間頻帶板上有大疣3個和多數(shù)中、小疣。頂系稍突起,各生殖板上有多數(shù)小疣,眼板都不接觸圍肛部。僅口面有大棘短小呈針狀;赤道部的大棘最長,末端寬扁;口面的大棘較長略彎曲。
5.北方刻肋海膽:形似上種,但殼較低平,殼一般直徑為3cm左右,最大約為4.5cm,高約2cm。步帶狹窄,其有孔帶很窄,管足孔很小。間步帶寬,各間步帶板縫合線處的凹痕大而明顯,邊緣略傾斜,且內(nèi)端深陷成孔狀。反口面的大棘較短,為黃褐色,無橫斑,但基部為黑褐色??诿娴拇蠹员馄?,顏色略淺。反口面各間步帶的中玫和縫合線的凹痕為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