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dǎo)
1.自覺牙齒或牙齦疼痛。一般上牙痛多與足陽明胃經(jīng)有關(guān);下牙痛多與手陽明大腸經(jīng)有關(guān)。
2.根據(jù)病情、口腔檢查進行診斷思考,如:
(1)牙體被至蝕,出現(xiàn)齲洞,成為齲齒。
(2)牙齦紅腫疼痛、溢膿者,為牙癰。
(3)真牙盡牙處齒齦紅腫疼痛,開口困難,潰后溢膿者,為牙咬癰。
(4)牙槽骨痛,久則腐潰不愈,或穿腮、排出腐骨者,為齒槽風。
(5)牙齦紅腫、潰爛疼痛,或有腐臭膿血溢出者,為牙疳。
(6)齦肉萎縮,牙齒松動,常滲血滲膿者,為牙宣。
(7)牙齦贅生腫物、堅硬。出血、潰爛者,多為牙巖。
3.根據(jù)臨床需要,進行必要的檢查,如調(diào)攝片、CT掃描、病理切片等,以明確診。像牙周炎引起的牙齒松動,牙齦紅腫出血,口臭,牙齦萎縮,遇酸、甜、冷、熱食物便酸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