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性】苦、澀,平。歸肝、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收斂止血,清熱解毒,止瀉。
【應用】
1.出血證。本品澀可收斂,具有較好的收斂止血作用,可用于多種出血病證。如治鼻衄,可用其花煎服;治咯血,可用其根煎服;治外傷出血,可用其花、葉鮮品搗爛外敷。
2.水火燙傷。本品既能止血生肌,又能清熱解毒,可用治水火燙傷。以檵木葉燒灰存性,麻油調(diào)涂,或以鮮檵木葉搗爛,濾過加茶油,清瘡后,將藥液涂于瘡面上,治療燒傷有效。
3.泄瀉、痢疾。本品苦澀,功能收斂止瀉,主治泄瀉、痢疾??蓡伪酒匪宸蚣犹撬宸?,或配伍骨碎補、荊芥、青木香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花6~10g,莖葉15~30g,根30~6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
【古籍摘要】
《植物名實圖考》:“其葉搗爛敷刀刺傷,能止血。”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成分:花含槲皮素和異槲皮苷,葉含沒食子酸、鞣質(zhì)、黃酮類(主要是槲皮素)。
2.藥理作用:葉的合劑和干葉粉末均有止血作用;所含黃酮能增強冠脈流量,并有強心、擴張外周血管作用;體外實驗表明,本品對鏈球菌、葡萄球菌、傷寒及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以大薊根膏2.6g,檵木葉膏1.3g,白及粉2.1g,打細粉,每次服3g,日服3次。共治療上消化道出血、肺結核咯血369例,治愈率84.3%,平均止血天數(shù)5天(中草藥通訊,1973,2:45)。還可用治產(chǎn)后宮縮不良與出血、燒傷、中毒性消化不良等,也可作為皮膚消毒劑。
藥用價值根、葉、花、果入藥,能解熱、止血、通經(jīng)活絡;木材堅實耐用;核和葉含鞣質(zhì),可提栲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