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蔗糖與碳水化合物)是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中可能涉及的知識點,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以便大家更好地復習。
在齲病的發(fā)病過程中,飲食因素至關重要,尤其是蔗糖與碳水化合物的致齲作用早已被人們所認識,它們作為細菌代謝的底物。在代謝過程中為細菌生存提供營養(yǎng),其終末產物又可造成牙的破壞。
糖的致齲作用機制有以下幾方面:①發(fā)酵產酸作用;②合成胞外多糖,促進菌斑形成;③細菌可利用攝入的糖聚合為胞內多糖(主要是糖原),它們在細菌缺乏外源糖時可被利用,產生必要的能量,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使致齲菌不斷生長、繁殖、代謝。
影響含糖食物致齲作用的因素:糖的致齲力大小與以下多種因素相關:
1)食糖量與齲病發(fā)病的關系:食糖消耗與齲病的流行呈正相關關系,高糖消耗組具有高的齲病流行率。與此相反,食糖消耗量低的人群齲病的流行率亦低,而無齲人數(shù)增加。這說明,食糖量愈多,患齲的情況愈嚴重,有力地證實糖有顯著致齲作用的觀點。
2)糖的種類:很多學者已對各種常見糖的致齲力作了深入的比較研究,結果認為各種糖由于分子量和化學結構的不同,產酸能力也不同。動物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各種碳水化合物中,蔗糖致平滑面齲的能力最強。在活體使用變形鏈球菌感染動物時更是這樣。菌斑中很多細菌可以代謝蔗糖,其中變形鏈球菌代謝蔗糖能力最強。目前根據(jù)各種糖使菌斑產酸多少及pH下降程度確立它們的致齲性,排序如下:蔗糖>葡萄糖>麥芽糖>乳糖>果糖>山梨糖>木糖醇。山梨糖和木糖醇基本上不能被致齲菌利用產酸,故常作為防齲的甜味替代劑。
3)進食頻率:進食糖的頻率與齲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攝糖頻率高,可以持續(xù)地為口腔微生物提供代謝的底物和能量,長時間保持菌斑低pH的酸性環(huán)境。有研究表明,對兒童餐間、睡前加甜食食都會顯著地增加齲病的嚴重程度。
4)含糖食物的物理性狀和攝入方式:含糖食物的硬度、粗細度、黏稠度等物理性狀與其在口腔中的溶解、停留的時間和在牙面上的黏附情況有密切關系。凡是精細的、黏稠的含糖食物致齲力大。經胃管導入含糖食物不產生齲齒,只有食物經口攝入才能致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