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點:口腔頜面外科-手術
關于“2022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點: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內容,有很多考生都很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整理如下:
止血 是手術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減少術中失血、保持術野清晰、防止重要組織損傷、保證手術安全以及術后創(chuàng)口愈合等均具有重要意義。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壓迫止血,鉗夾、結扎止血,藥物止血,電凝止血,低溫止血和降壓止血等。
1.壓迫止血 使用外力壓迫局部,可使微小血管管腔閉塞,從而達到止血效果。對于較大面積的靜脈滲血或瘢痕組織及某些腫瘤(如血管瘤、神經(jīng)纖維瘤等)切除時的廣泛滲血,可用溫熱鹽水紗布壓迫止血。對局限性出血又查不到明顯出血點的疏松組織出血區(qū),可用荷包式縫合或多圈式縫扎壓迫止血。如組織基底移動性差,不能縫合或縫合效果不佳時,可轉移鄰近肌肉或其他組織覆蓋、填塞加壓止血。骨髓腔或骨孔內的出血,則用骨蠟填充止血。腔竇內出血及頸靜脈破裂出血而又不能縫扎時,可用碘仿紗條填塞壓迫止血,以后再逐漸分期抽除。對急性動脈出血(手術中或外傷后),可選用手指立即壓迫出血點,或壓迫供應此區(qū)知名動脈的近心端,繼而再用鉗夾或其他方法止血。
2.鉗夾、結扎止血 鉗夾止血是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方法,即用蚊式血管鉗對看得見的出血點進行迅速和準確的鉗夾。鉗夾的組織要少,以免過多損傷正常組織。表淺的微小血管,單純鉗夾即可達到止血目的;而較大的出血點,則需在鉗夾后用絲線結扎,稱為結扎止血,也可使用電凝。淺部組織的結扎不宣過多,過多的結扎線頭作為異物長期留在組織中,可造成感染或引起組織排斥反應,影響創(chuàng)口愈合。故在結扎后剪線時,應盡量減短,避免遺留過長線頭,這對整形手術和創(chuàng)面植皮尤為重要。
對某些鉗夾組織較多、鉗夾組織的游離端過短以及鉗夾的組織內有明顯的血管者,為避免結扎線滑脫出血,可采用縫扎止血。對于大塊的肌束,例如胸鎖乳突肌,應采取先鉗夾,再剪斷,最后縫扎的方法,以減少肌肉中的小血管出血,防止結扎線滑脫。常用的縫扎方法為貫穿縫合法。
(1)知名或較粗血管的結扎止血:術中處理此類血管時,應順其長軸,細心將其從血管鞘中解剖分離出來,將兩側鉗夾或結扎后剪斷,即可達到防止和減少出血的目的。一般知名動靜脈結扎切斷后所留下的斷端長度,至少應為該血管管徑的2倍,并應行雙重甚至三重結扎,以防滑脫。對較大動脈的第2次結扎,使用貫穿縫合法,則更為穩(wěn)妥、牢靠。在處理重要部位的血管時,也可在游離血管后,用血管鉗或直角鉗繞血管后壁兩次帶線結扎擬切斷血管的兩端,再從兩結扎線之間剪斷血管。
(2)頸外動脈結扎術:頸外動脈是口腔頜面部血液供應的主要來源,因此,阻斷結扎或結扎切斷頸外動脈主干或其分支,仍不失為預防和處理口腔頜面部手術術中出血的重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否需要結扎,應視手術類型、出血量多少而定。如頸外動脈或其分支位于手術野中,則常先行預防性結扎,以減少手術出血。由于頜面頸部血管側支循環(huán)較多,在臨床上雙側頸外動脈結扎的止血效果比單側結扎更佳,但要注意其適應證,正確選擇。反對將頸外動脈結扎術作為口腔頜面部動靜脈畸形的治療手段。
(3)區(qū)域縫扎止血:對于血液循環(huán)十分豐富而又不宜使用一般血管鉗鉗夾、結扎止血的組織,例如舌、頭皮等部位,可采用區(qū)域縫扎止血預防和處理出血。在切口周圍或在切除腫物血供的近心端進行圈式或柵欄式縫扎,即可達到明顯減少出血的目的。
3.藥物止血 使用藥物止血,可分為全身和局部用藥兩類。
(1)全身用藥止血:主要用于凝血機制障礙的患者或在大量輸血時作為輔助性用藥,以增強凝血機制。常用的藥物有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
(2)局部用藥止血:術中滲血可使用吸收性明膠海綿、淀粉海綿、止血粉等藥物。使用時,先將上述藥物敷貼于出血面上,再以鹽水紗布輕壓片刻,即可取得止血效果。為減少術中出血,還可局部注射含有1:100000腎上腺素的普魯卡因或生理鹽水,也可用腎上腺素紗條直接壓迫止血。由于局部壓力增加及血管收縮,對減少手術野出血也有一定好處。常用于頭皮手術及腭裂整復術時。但應注意,用量較大時,特別是在小兒,可引起心率增快;藥物作用過后,有可能因血管擴張而再發(fā)生出血。
4.電凝止血 用高頻電流凝結小血管而止血,實際上是電熱作用使血流凝結,這種方法可使小塊組織炭化。常用于淺表部位較廣泛的小出血點,有時亦可用于深部止血。其優(yōu)點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傷口內線結。但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礙時止血效果較差;有傷口污染者,用電凝止血易發(fā)生感染,故不宜采用。在大面積瘢痕切除時,如能熟練掌握這一方法,往往可取得較好的效果。電凝止血時,血管鉗應準確夾住出血點或血管口處,也可用單極或雙極電凝鑷直接夾住出血點,然后通電止血。注意使用前需檢查電灼器有無故障,檢查室內有無開放的乙醚或其他易燃的化學物質;使用時應用吸引器吸去電灼部位的血液,或用紗布將手術野拭干;電灼器或導電的血管鉗、鑷子不可接觸其他組織,并隨時刮除導電物前端的血痂。
5.低溫止血 借助局部低溫冷凍技術或全身低溫降壓麻醉,也可有效減少手術出血。對于不需精細解剖的手術,可用液氮行局部冷凍后再行切除;對于需要精細解剖或面積較大的手術,則以選擇低溫麻醉為宜。低溫麻醉(體溫降至32℃左右)可有效減少周圍組織的血容量,對機體,特別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有保護作用和增加機體對休克的耐受性。
6.降壓止血 術中使收縮壓降至10kPa(80mmHg)左右,即可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但時間不能過長,一般以30分鐘左右為宜,對有心血管疾患的患者禁用。
上述各種止血方法,也可聯(lián)合應用,但不論使用何種方法止血,均應在手術結束沖洗后,反復仔細檢查止血是否徹底,結扎是否牢靠。口腔頜面部手術后可借患者強烈咳嗽(全麻時由麻醉師協(xié)助刺激氣管)的方法,協(xié)助鑒定止血是否完全,有無結扎線松脫等情況。再次處理明顯的出血點后,確認止血充分后,逐層關閉創(chuàng)口,以免術后繼發(fā)出血。
以上為關于止血的相關內容,文字太多,所以總結成一個簡單的表格:
臨床情況 | 方法 |
1.廣泛滲血--靜脈/瘢痕組織及某些腫瘤 | 溫熱鹽水紗布壓 |
2.局限出血,不明確 | 荷包式縫合壓 |
3.骨髓腔或骨孔內 | 骨蠟填充 |
4.腔竇內出血/頸靜脈破裂出血不能縫 5.拔牙窩涌血/頰部洞穿缺損 | 紗條填塞 |
6.急性動脈出血/大面積出血(手術中或外傷后) | 指壓近心端 顳部→顳淺動脈,耳屏前 面部→面動脈,咬肌前緣 頜面部→頸總動脈,第六橫椎,平環(huán)狀軟骨 |
7.裂傷/小動脈活躍出血/明顯出血點 | 結扎/縫合 |
8.淺表部位較廣泛的小出血點/大面積瘢痕切除 | 電凝 |
9.降壓止血 | 收縮壓80mmHg--30min,心血管疾病禁用 |
10.低溫止血 | 32℃左右 |
- · 2024年口腔主治醫(yī)師醫(yī)師大綱-專業(yè)知識
- · 2024年口腔主治醫(yī)師醫(yī)師大綱-相關專業(yè)知識
- · 2024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點:腫瘤手術治療
- · 2024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要點:翻瓣術的適應證與非適應癥
- · 2023年口腔主治醫(yī)師應試指南變動情況說明
- · 2023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教材變動總結!
- · 2023年口腔主治醫(yī)師醫(yī)師大綱-專業(yè)知識
- · 2023年口腔主治醫(yī)師醫(yī)師大綱-相關專業(yè)知識知識
- · 考點分析:口腔頜面部腫瘤治療原則、方法及預防
- · 口腔主治醫(yī)師考點分析:牙齒拔除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