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自主防護能力低,那么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防護工作呢?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你整理了有關“家長該如何對孩子進行科學防護?”的相關信息,一起來看看吧!
1、減少外出、盡量避免帶孩子出門
家長應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尤其是公共場所和密閉空間,如商場、劇院、兒童游樂場所等;不可避免的外出時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1~2米以上);
與人接觸時,謝絕熟人觸摸嬰幼兒或近距離對兒童說話;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以及兩周內(nèi)去過疫情高發(fā)地區(qū)的人群接觸。
外出規(guī)范佩戴口罩。家長應購買適合于孩子的兒童專用一次性醫(yī)用口罩,一般這些口罩可能會有一些花紋或色彩,孩子更容易接受;回家進門后立即更換衣服鞋子,正確處理廢棄口罩,全身徹底洗漱清潔后再接觸孩子。
2、好好洗手
督促孩子勤洗手,勤洗臉,不亂摸,尤其是不要碰觸公共區(qū)域的物體表面(大門把手、電梯按鈕等頻繁碰觸的表面),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教育寶寶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不吃手、不掏鼻孔、不揉眼睛。飯前便后或接觸不潔物體后要及時洗手,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以鼓勵贊揚的方式讓年幼兒主動快樂積極的正確洗手,以專業(yè)講解的方式讓學齡期孩子了解認識病毒,傳播方式及自己感染后果。1歲以下嬰兒由照護者幫助寶寶洗手。
3、家庭分餐
采用家庭分餐制,不與孩子共餐具、飲具,不用嘴巴吹氣的方式讓食物變冷再喂食。不親吻孩子,不對孩子呼氣、喘氣。
4、戴口罩
針對家中有不適合戴口罩的小嬰兒或新生兒,家長都應主動戴口罩,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將口鼻完全遮住,并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nèi);如果來不及用紙巾,應將前臂遮擋自己口鼻,再使用流動水清洗前臂和雙手。
5、居室通風
有條件的家庭每日定時開啟空氣凈化器、紫外線消毒等,條件限制的家庭每日每個房間輪流通風2~3次,每次開小窗通風30分鐘到1小時,房間通風時將孩子轉(zhuǎn)移到其他房間,做好保暖措施,避免通風時穿堂風讓小孩受涼。
6、玩具消毒
家長頻繁使用的手機不要給孩子玩、看,手機、iPad等電子產(chǎn)品注意每日使用酒精清潔消毒;孩子的玩具,學習、生活用品等也可選擇酒精噴灑或放置在陽光下照射消毒。
7、增強兒童抵抗力
保持孩子生活作息規(guī)律、睡眠充足;
選擇開闊的公園等地進行適當?shù)膽敉饣顒?,或居家室?nèi)運動,增強抵抗力。兒童需穿著合適,不要過度捂熱或受涼。
8、均衡營養(yǎng)
給孩子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進食富含維生素、蛋白質(zhì)的食物,保證充足的能量供應。建議多吃新鮮蔬菜(尤其各種青菜)、水果、瘦肉、蛋、奶、魚、豆制品等食物。
若孩子食欲欠佳,就遵循少食多餐原則,進食半流食或流食類食物,比如牛奶、蔬菜粥、瘦肉魚肉粥、面片湯、雞蛋羹等好消化的食物。
督促孩子多飲水,以白開水為好,新鮮果汁蔬菜汁亦可,多排汗、多排尿。均衡飲食,保證大便通暢,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
避免給孩子進食辛辣刺激性或重口味的食物,避免多食油炸高糖類食物,如油炸薯條,油炸雞塊,巧克力,奶油蛋糕等,此類食物易引起消化不良。
9、隔離防護
家中有疑似病例居家隔離的家長,盡量保證房間分開,避免和兒童接觸,佩戴合適口罩(避免佩戴有呼吸閥的防護口罩),兒童也應正確佩戴合適口罩,有條件應先選擇兒童N95防病菌口罩,依次為外科口罩、醫(yī)用口罩、一次性口罩、棉口罩,每4小時更換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