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腹膜腔穿刺術(shù)(abdominocentesis)常用于檢查腹腔積液的性質(zhì),協(xié)助確定病因,或行腹腔內(nèi)給藥,當有大量腹致呼吸困難或腹部脹痛時,可穿刺方液減輕癥狀。
「方法」
1、 術(shù)前須排尿以防穿刺損傷膀胱。
2、 囑患者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適當體位如半坐位、平臥位或側(cè)臥位。
3、 選擇適宜的穿刺點:①左下腹臍與髂前上連線中、外1/3交點,此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②臍與恥骨聯(lián)合連線中點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處,此處無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③側(cè)臥位,在臍水平線與液前線或腋中線之延長線相交處,此處常用于診斷性穿刺;④少量積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時,須在B超指導下定位穿刺。
4、 常規(guī)消毒,戴無菌手套,蓋消毒洞巾,自皮膚至壁層腹膜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5、 術(shù)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膚,右手持針經(jīng)麻醉處垂直刺入腹壁,待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示針尖已穿過壁層腹膜,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樣送檢。診斷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適當針頭進行。大量放液時,可用8號或9號針頭,并于針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鉗固定針頭,并夾持膠管,以輸液夾子調(diào)整速度,將腹水引入容器中記量并送檢。
6、 放液后拔出穿刺針,覆蓋消毒紗布,以手指壓迫數(shù)分鐘,再用膠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頭腹帶,以防腹壓聚降、內(nèi)臟血管擴張引起血壓下降或休克。
「注意事項」
1、 術(shù)中應密切觀察患者,如有頭暈、心悸、惡心、氣短、脈搏增快及面色蒼白等,應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適當處理。
2、 放液不宜過快、過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過3000ml,過多放液可誘發(fā)肝性腦病和電解質(zhì)紊亂;但在維持大量輸入白蛋白基礎上,也可大量放液。如為血性腹水,僅留取標本送檢,不宜放液。
3、 放腹水時若流出不暢,可將穿刺針稍作移動或稍變換體位。
4、 術(shù)后囑患者平臥,并使穿刺針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對腹水量較多者,為防止漏出,在穿刺時即應注意勿使自皮到壁層腹膜的針眼位于一條指線上,方法是當針尖通過皮膚達皮下后,即在另手協(xié)助下,稍向周圍移動一下穿刺針頭,爾后再向腹腔刺入。如仍有漏出,可用碟形膠布或火棉膠粘貼。
5、 放液后、后均應測量腹圍、脈搏、血壓、檢查腹部體征,以觀察病情變化。
6、 有肝性腦病先兆、結(jié)核性腹膜炎粘連包塊、包蟲病及卵巢囊腫者禁忌穿刺。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