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心包腔穿刺(pericardiocentesis)常用于判定積液的性質與病原;有心包壓塞時,穿刺抽液以減輕或緩解癥狀;化膿性心包炎時,穿刺排膿、沖洗、注藥。
「方法」
1、 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以手術巾蓋住面部,仔細叩出心濁音界,選好穿刺點。常用新建部穿刺點,據(jù)膈位置高低而定,一般在左側第5肋間或第6肋間心濁音界內2.0cm左右;也可在劍突與左肋弓緣夾角處進針。
2、 常規(guī)消毒局部皮膚,術者及助手均戴無菌手套、鋪洞巾。自皮膚至心包壁層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 術者持針穿刺,助手以血管鉗夾持與其連接之導液橡皮管。在心尖部進針時,應使針自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緩緩刺入;劍突下進針時,應使針體與腹壁成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入心包腔后下部。待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示針已穿過心包壁層,同時感到心臟搏動,此時應稍退針少許,以免劃傷心臟。助手立即用血管鉗夾住針體并固定其深度,術者將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爾后放松橡皮管上止血鉗。緩慢抽吸,記錄液量,留標本送檢。
4、 術畢拔出針后,蓋消毒紗布、壓迫數(shù)分鐘,用膠布固定。
「注意事項」
1、 嚴格掌握適應證。因此術有一定危險性,應由有經(jīng)驗臨床醫(yī)師操作或指導,并應在心電圖監(jiān)護下進行穿刺,較為安全。
2、 術前須進行心臟超聲檢查,確定液平段大小與穿刺部位,選液平段最大、距體表最近點做為穿刺部位,或在超聲顯像指導下進行穿刺抽液更為準確、安全。
3、 術前應向患者作好解釋,消除顧慮,并囑其在穿刺過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術前半小時可服地西泮10mg或口待因0.03g.
4、 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經(jīng)源性休克。
5、 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過100~200ml,以后再逐漸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過快、過多,使大量血液回心可導致肺水腫。
6、 如抽出鮮血,應立即停止抽吸,并嚴密觀察有無心包壓塞癥狀出現(xiàn)。
7、 取下空針前夾閉橡皮管,以防空氣進入。
8、 術中、術后均需密切觀察呼吸、血壓、脈搏等的變化。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