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心肌電生理

2008-06-25 13:46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心肌細胞具有自律性、興奮性、傳導性和收縮性,前三者與心律失常密切相關。

  1 .自律性 亦稱自動節(jié)律性,它包括自動性和節(jié)律性,指心肌在不受外界刺激的影響下能自動地、規(guī)律地產(chǎn)生興奮及發(fā)放沖動的特性。自動節(jié)律產(chǎn)生的原理是自律心肌細胞在靜息狀態(tài)下(即動作電位的4 位相時)能自動發(fā)生緩慢除極,達到閾電位水平就激活離子通道,產(chǎn)生一個新的動作電位。心房肌和心室肌細胞一般不具有起搏功能,稱為工作心肌細胞。起搏細胞常成簇存在,構成起搏點(pacemaker)。例如竇房結內(nèi)就有數(shù)以千計的起搏(自律)細胞,其他有起搏細胞的部位包括冠狀竇區(qū)、心房傳導組織、房室交界區(qū)、希氏束、束支和普肯耶纖維等。自律性以竇房結為最高,正常約為60 ~100 次/分;房室交界區(qū)次之,為40~60 次/分;希氏束以下僅25~40 次/分。正常情況下竇房結起搏點頻率最高,故竇房結節(jié)律為正常心臟的主導節(jié)律,稱竇性心律。如某一異位起搏點頻率超過竇性頻率,則可取而代之成為主導節(jié)律而構成快速異位心律。

  2 .興奮性 心肌細胞對受到的刺激作出應答性反應的能力稱為興奮性或應激性,這種反應通常表現(xiàn)為細胞膜通透性改變,產(chǎn)生動作電位,并以一定形式向周圍擴布,工作心肌細胞興奮尚會引起收縮。不同細胞或同一種細胞在不同狀態(tài)下,其興奮性是不同的。心肌細胞興奮性最大特點是在一次興奮之后有較長的不應期(refractory Period ) , 并隨著心動周期時間長短改變,其不應期也會發(fā)生變化。

 ?。?l )絕對不應期和有效不應期:心肌開始除極后在一段時間內(nèi)用強于閾值1000倍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反應,稱為絕對不應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 ,歷時約200ms.在其后的一小段時間內(nèi)(約10 而)強刺激可以產(chǎn)生局部興奮,但因除極速度極慢且振幅很小而不能擴布到鄰近細胞(但這種局部興奮仍然會產(chǎn)生新的不應期),兩者合起來你為有效不應期(efft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2 〕 相對不應期(relotive refractory period) :在此期間興奮性由低逐漸恢復至正常(持續(xù)約50~100ms,相當于動作電位恢復至-60~-80mV期間),較強刺激才能引起激動,且除極化速度和幅度均較正常為低,傳導慢或易發(fā)生遞減傳導,由此而新產(chǎn)生的不應期也較短,故易發(fā)生心律失常。相對不應期相當于心電圖的T 波降支處。

  有效不應期加上相對不應期稱總不應期,約為250~400ms.從絕對不應期到相對不應期前一半的一段時間,心肌細胞的興奮性已開始恢復,但不一致,各部分心肌的興奮性和傳導速度差異顯著,此時若受到一適當強度的刺激,可發(fā)生多處的單向阻滯和折返激動而引起顫動,稱為易顫期或易損期(vulnerable period)。心室的易顫期相當于心電圖上T 波頂峰偏前約3Oms處,無論是內(nèi)源性期前收縮或外源性電刺激,如落在此期(稱R on T 現(xiàn)象)往往容易觸發(fā)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心房的易顫期相當于心電圖上R 波的降支和S 波的時間??旆磻毎ㄐ姆考?、心室肌及希氏束、束支、普肯耶纖維細胞)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既依賴于復極電壓,也依賴于時間。但嚴格地講,不應期的變化與動作電位時程的變化不一定成正比,不應期取決于鈉通道(快通道)失活后再次激活的恢復時間,而動作電位則取決于鉀通道的開放情況。慢反應細胞(竇房結、房室結細胞)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只依賴于時間,其不應期可持續(xù)到跨膜電位完全恢復之后的某時間。

 ?。? )超常期 在相對不應期之后,相當于從-80mV 到復極完畢的一段時間,跨膜電位小于正常,用稍低于閾值的刺激也能激發(fā)動作電位的產(chǎn)生,稱之為超常期,以后就進入正常興奮狀態(tài)。心室興奮的超常期相當于心電圖上T-U 連接處。

  正常心室肌復極膜電位水平與興奮性的關系見圖4-1-39 .

  3 .傳導性 一處心肌激動時能自動地向周圍擴布稱為心肌的傳導性。傳導的實質是“穴-電源”這一對電偶不斷地順序向前移動。心肌細胞之間興奮的傳導主要是通過閏盤部位的聯(lián)絡進行,心肌各部分的傳導速度并不相同。有一部分心肌細胞的主要功能就是傳導,加上起搏細胞群,構成了特殊的起搏傳導系統(tǒng):竇房結、結間束、房室結、希氏束、束支及其分支、普肯耶纖維。以普肯耶纖維及束支傳導速度最快(4000mm/s) , 房室結最慢(20~20Omm/s)。每一種心肌組織的傳導速度又是可變的。影響傳導性的主要因素是動作電位的舒張期膜電位和0 位相的除極速度,以及下面的心肌組織接受刺激產(chǎn)生興奮的能力。一般地說,處于不應期的組織使下一次激動不能傳導或傳導減慢。

  心肌傳導功能異常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形式:完全性傳導阻滯、單向阻滯、隱匿性傳導、傳導延遲以及折返激動等,均與心律失常有關。

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公眾號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jù)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