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http://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1.png)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http://cddzsc.cn/upload/html/2021/01/my120031.png)
2月8日 09:00-21:00
詳情凡起源于竇房結的心律,稱為竇性心律(sinus rhythm)。竇性心律屬于正常節(jié)律。
1 .竇性心律的心電圖特征 一般心電圖機描記不出竇房結激動電位,都是以竇性激動發(fā)出后引起的心房激動波P 波特點來推測竇房結的活動。竇性心律的心電圖特點為:P 波規(guī)律出現(xiàn),且P 波形態(tài)表明激動來自竇房結(即P 波在I 、II、aVF、V4~V6導聯(lián)直立,在aVR 導聯(lián)倒置)。正常竇性心律的傾率一般為60~100 次/分(圖4-1-41)。
2 .竇性心動過速(sinus tachycardia) 成人竇性心律的傾率>100 次/分,稱為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時,P-R 間期及Q-T 時限都相應縮短,有時可伴有繼發(fā)性ST 段輕度壓低和T 波振幅偏低。常見于運動、精神緊張、發(fā)熱、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失血、心肌炎和擬腎上腺素類藥物作用等情況。
3 .竇性心動過緩(sinus bradycardla)竇性心律的頻率<60 次/分時,稱為竇性心動過緩。老年人和運動員心律相對較緩。顱內(nèi)壓增高、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使用p-受體阻滯劑等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低于40 次/分較少見。
4 .竇性心律不齊(sinus arrhythmia)竇性心律的起源未變,但節(jié)律不整,在同一導聯(lián)上P-P 間期差異>0 . 12s.竇性心律不齊常與竇性心動過緩同時存在(圖4-1-42)。較常見的一類心律不齊與呼吸周期有關,稱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多見于青少年,一般無臨床愈義。另有一些比較少見的竇性心律不齊與呼吸無關,例如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室相性)竇性心律不齊以及竇房結內(nèi)游走性心律不齊等。
5 .竇性停搏(sinus arrest)亦稱竇性靜止。在規(guī)律的竇性心律中,有時因迷走神經(jīng)張力增大或竇房結障礙,在一段時間內(nèi)竇房結停止發(fā)放激動,心電圖上見規(guī)則的P-P 間距中突然出現(xiàn)P 波脫落,形成長P - P 間距,且長P -P 間距與正常P-P 間距不成倍數(shù)關系(圖4 -1-43 )。竇性停搏后常出現(xiàn)逸搏或逸搏心律。
6 .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近年發(fā)現(xiàn),起搏傳導系統(tǒng)退行性病變以及冠心病、心肌炎(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疾患,可累及竇房結及其周圍組織而產(chǎn)生一系列緩慢性心律失常,并引起頭昏、黑矇、暈厥等臨床表現(xiàn),稱為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其主要的心電圖表現(xiàn)有:① 持續(xù)的竇性心動過緩,心率<50 次/分,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藥物糾正;② 竇性停搏或竇房阻滯;③ 在顯著竇性心動過緩基礎上,常出現(xiàn)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房速、房撲、房顫等),又稱為慢-快綜合征;④ 若病變同時累及房室交界區(qū),發(fā)生竇性停搏時,可長時間不出現(xiàn)交界性逸搏,或有房室傳導障礙,此即稱為雙結病變(圖4-1-44)。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