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十二指腸位于幽門和空腸之間,呈C形、環(huán)抱胰頭,全長約25cm,是小腸中最粗、最短和最固定的部分。十二指腸分為四部分:①球部,較短,大部分由腹膜覆蓋,可活動,是潰瘍的好發(fā)部位。球部后鄰膽總管和胰腺頭部;②降部,自球部銳角下行,主要位于腹膜后,其內側與胰頭部緊密相連,膽總管和胰管開口于其后內側中部的十二指腸乳頭,此點距幽門約8-10cm,距中切牙約75cm;③水平部,自降部轉向左側橫行,長約l0cm,位于腹膜后,上方鄰胰頭,腸系膜上動、靜脈在其遠側前方縱行越過;④升部,先上行,然后急轉成銳角向下、向前,并與空腸相接,構成十二指腸空腸曲,來自右脆肌腳處有纖維肌肉索帶樣組織與十二指腸空腸曲相連,稱為Treitz韌帶。
十二指腸的血液供應源自胰十二指腸上動脈(胃十二指腸動脈的分支)和胰十二指腸下動脈(腸系膜上動脈的分支)。前者位于十二指腸降部和胰頭部的溝內;后者位于十二指腸橫部和胰腺之間的溝內。胰十二指腸上、下動脈各分為前后二支并在胰腺前后吻合成動脈弓。
十二指腸接受膽汁、胰液和胃內食糜。十二指腸球部粘膜薄而平滑,tt降部開始粘膜呈環(huán)形皺襞。十二指腸粘膜內有Brunner腺,分泌堿性的十二指腸液,內含多種消化酶如腸蛋白酶、麥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脂肪酶等。十二指腸粘膜內的內分泌細胞可分泌腸胃泌素、膽囊收縮素、抑胃肽、促胰液素等。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