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典型的慢性腎炎診斷不難,一般為青中年男性多見,起病緩慢,病情遷延。有尿檢查異常,常有蛋白尿,可伴有血尿、水腫和高血壓。亦可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慢性腎炎的診斷方法與其他腎臟病的檢查方法大致相同,此外,特別要建議一些病人做腎臟活檢,進一步明確病理診斷,這對疾病的治療預后是有幫助的。病理診斷一般有以下幾種:系膜增殖性腎炎(含IgA腎病)、膜增殖性腎炎、膜性腎病、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等,同時常有不同程度的腎小球硬化,腎小血管硬化,病變部位的腎小管萎縮和纖維化及炎細胞浸潤,發(fā)展到晚期,可見腎臟體積縮小,腎皮質變薄。慢性腎炎的癥狀與發(fā)病情況與許多疾病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處,因此,在實踐中應加以認真鑒別,以便對癥治療。
慢性腎炎主要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慢性腎盂腎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可類似慢性腎炎,但詳細詢問有泌尿系感染的病史(尤其是女性),尿中白細胞較多,可有白細胞管型,尿細菌培養(yǎng)陽性,靜脈腎盂造影和核腎圖檢查有二側腎臟損害程度不等的表現(xiàn)。這些都有利于慢性腎盂腎炎的診斷。
狼瘡性腎炎的臨床表現(xiàn)與腎臟組織學改變均與慢性腎炎相似。但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在女性多見,且為一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可伴有發(fā)熱、皮疹、關節(jié)炎等多系統(tǒng)受損表現(xiàn)。血細胞下降,免疫球蛋白增加,還可查到狼瘡細胞,抗核抗體陽性,血清補體水平下降。腎臟組織學檢查可見免疫復合物廣泛沉著于腎小球的各部位。免疫熒光檢查常呈“滿堂亮”表現(xiàn)。
血壓持續(xù)增加的慢性腎炎應與原發(fā)性高血壓伴腎損害鑒別,后者發(fā)病年齡常在40歲以后,高血壓出現(xiàn)在尿改變之前,尿蛋白常不嚴重而腎小管功能損害較明顯。心、腦血管及視網膜血管硬化性改變常較明顯。有的慢性腎炎患者具有頑固性高血壓,一般血壓越高,持續(xù)時間越久,則病情越嚴重,預后亦不佳。而惡性高血壓病多見于患有高血壓病的中年人,常在短期內引起腎功能不全,故易與慢性腎炎并發(fā)高血壓者相混淆。惡性高血壓病的血壓比慢性腎炎為高,常在29/17kP(200/130mmHg)或更高。但起病初期尿改變多不明顯,尿蛋白量較少,無低蛋白血癥,亦無明顯水腫。因為惡性高血壓病時的小動脈硬化壞死是全身性的,故常見視網膜小動脈高度縮窄,硬化伴有出血和滲血,視乳頭水腫,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也較明顯,這些均可作鑒的依據(jù)。
4、其他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
(1)隱匿型腎小球腎炎:臨床上輕型慢性腎炎應與隱匿型腎小球腎炎相鑒別,后者主要表現(xiàn)為無癥狀性血尿和蛋白尿,無水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減退。
(2)感染后急性腎炎:有前驅感染工以急性發(fā)作起病的慢性腎炎需與此病相鑒別。二者的潛伏期不同,血清C3的動態(tài)變化有助鑒別;此外,疾病的轉歸不同,慢性腎炎無自愈傾向,呈慢性進展,可資區(qū)別。
2月7日 19:00-21:00
詳情2月8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