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兒科學]第二節(jié) 小兒貧血的特點

2007-09-13 15:30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入口>> 審核要求>> 特惠活動>>
社保要求>> 常見問題>> 核心考點>>

  一、小兒貧血的發(fā)病情況及常見病因

  (一)小兒貧血的發(fā)病情況

  貧血系指單位容積內,紅細胞數(shù)、血紅蛋白量或紅細胞壓積低于正常或其中二項顯然低于正常而言,是一種癥狀。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為影響小兒生長發(fā)育誘發(fā)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小兒貧血是目前兒科臨床及婦幼保健工作重要研究課題。小兒貧血的類型及發(fā)病情況受年齡和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如同胎兒和母體有關的貧血多發(fā)生于新生兒期;感染、造血物質缺乏及與遺傳因素有關的貧血多見于嬰幼兒期;慢性失血性貧血則多見于兒童期。另外,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因此還要注意貧血類型的地域性分布特點,如四川、浙江、江南一帶兒童鉤蟲病貧血較多見,而廣東、廣西、四川、福建等省遺傳性血性貧血較多見(如地中海貧血),北方地區(qū)營養(yǎng)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見。

  (二)小兒貧血的常見病因

  小兒由于不斷的生長發(fā)育,其血容量阻隨體重增長而不斷增加,新生成的紅細胞不但要補償每天由于衰老而破壞的部分,而且還要補充因血容量增加而需要增補的部分,所以小兒造血器官的功能顯得旺盛而又緊張。但小兒造血器官發(fā)育尚未成熟,功能還不夠完善,代償能力低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亦差,造血物質缺乏是小兒期尤其是嬰兒期貧血的常見原因。小兒期貧血的常見原因見表6-2。

表6-2小兒貧血的發(fā)病原因及分類

分 類 病 因
失血 一、急性失血:外傷性、出血性疾?。ㄑ“鍦p少性紫瘢、過敏性紫瘢、血友病、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 二、慢性失血:鉤蟲病、腸息肉、潰瘍病等。
溶 血
  • 紅細胞內在缺陷 1.紅細胞酶缺乏:G—6PD缺乏,P—K(丙酮酸激酶)缺陷。(常見于小兒期)
    2.紅細胞膜缺陷: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遺傳性橢園形紅細胞增多癥。(常見于嬰幼兒期)
    3.血紅蛋白結構異常:地中海貧血,各種異常血紅蛋白病。
  • 其它溶血因素 1.免疫因素:異型輸血、新生兒溶血癥(R、ABO血型不合)、自身免疫性貧血。
    2.感染因素:如瘧原蟲、鏈球菌溶血素(破壞紅細胞)。
    3.化學、物理因素:苯、鉛、砷、燒傷、蛇毒等。
    4.脾功能亢進。






  • 造血物質缺乏 1.鐵質缺乏: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
    2.缺乏葉酸、維生素B12:營養(yǎng)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3.維生素B6缺乏: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4.其它:如缺乏銅、鈷、激素等。
    二、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多能干細胞缺陷)。
    1.特發(fā)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型、慢性型)。
    2.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三、感染中毒,膠原性疾病、慢性腎炎、乙型肝炎,日本血吸蟲病。
    四、骨髓病性貧血白血病、淋巴瘤、組織細胞增生X、遷徙癌。
  •   二、小兒貧血的分度及臨床特點

     ?。ㄒ唬┬?a href="http://cddzsc.cn/jibing/pinxue/" target="_blank" title="貧血" class="hotLink">貧血的分度與分類

      貧血可依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shù)量而分輕、中、重和極重四度。嬰兒和兒童紅細胞計數(shù)及血紅蛋白量隨年齡的增長而不同,因此診斷小兒貧血時,要注意不同年齡組的正常值,才能正確判斷是否貧血。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曾建議:6個月~6歲Hb<110g/L(11g/dl)、6~14歲Hb<120g/L(12g/dl)作為生活在海平面小兒貧血的診斷標準。另有報告,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M,正常成人血紅蛋白約增高4%.小兒貧血分為如下四度。見表6-3。

    表6-3 貧 血 的 分 度

    程 度 Hb g/dl Rb 數(shù)/μl
    輕 度 (11-12)-9 400-300
    中 度 9-6 300-200
    重 度 6-3 200-100
    極重度 <3 <100

      根據(jù)紅細胞平均容積(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和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測定結果,貧血細胞分類為三類,見表6-4。

    表6-4 貧血細胞形態(tài)分型

    MCV(fl) MCH(pg) MCHC(%)
    正常值 80-94 28-32 32-38
    大細胞性 >94 >32 32-38
    正細胞性 80-94 28-32 32-38
    單純小細胞性 <80 <28 32-38
    小細胞低色素性 <80 <28 <32

     ?。ǘ┬?a href="http://cddzsc.cn/jibing/pinxue/" target="_blank" title="貧血" class="hotLink">貧血的臨床特點 小兒貧血的主觀癥狀少,表現(xiàn)為嗜異癖,面色蒼白,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嬰幼兒常有髓外造血反應,肝、脾、淋巴結腫大。還可因缺氧而代償性呼吸、心跳增快。嚴重者可有心臟擴大、心衰,甚至影響生長發(fā)育,體重不足,身材矮小,行為異常。

    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公眾號

    折疊
    您有一次專屬抽獎機會
    可優(yōu)惠~
    領取
    優(yōu)惠
    注:具體優(yōu)惠金額根據(jù)商品價格進行計算
    恭喜您獲得張優(yōu)惠券!
    去選課
    已存入賬戶 可在【我的優(yōu)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