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的臨床意義,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相關知識如下:
1.糖化血清蛋白是血清中的各種蛋白質與葡萄糖發(fā)生緩慢的非酶促糖化反應的產(chǎn)物。各種血清蛋白質與糖的結合過程基本相同,蛋白質分子上非離子型的ε或α-氨基與醛糖上的羧基形成不穩(wěn)定加合物,即席夫堿,這是一可逆反應,席夫堿既可解離為蛋白質與醛糖,又可通過amadori轉位重排生成較穩(wěn)定的氨基-1-脫氧-2-酮糖加合物,稱之為酮胺(ketosamine)。其結構類似果糖胺(fructosamine,F(xiàn)A),故將GSP測定又稱為果糖胺測定。
2.與糖化Hb類似,果糖胺測定可有效反映患者過去2~3周內平均血糖濃度。由于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而清蛋白是血清蛋白最豐富的成分,故認為測定果糖胺主要是測定糖化清蛋白。由于測定果糖胺監(jiān)測的是短期血糖的改變,因此果糖胺應與GHb聯(lián)合應用而不是替代。當患者有血紅蛋白異變體如HbS或HbC時,會使紅細胞壽命縮短,此時糖化血紅蛋白的意義不大,而果糖胺很有價值。當清蛋白濃度和半衰期發(fā)生明顯變化時,會對糖化血清蛋白產(chǎn)生很大影響,故對于腎病綜合征、肝硬化、異常蛋白血癥或急性時相反應之后的患者,果糖胺結果不可靠。
3.GSP測定彌補了空腹血糖、OGTT及HbA1c的不足,對糖尿病的診斷、鑒別診斷、療效監(jiān)測及其并發(fā)癥的防治提供了可靠、便利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