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醫(yī)學題庫】全新升級!學習做題新體驗!
書 店 直 播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執(zhí)業(yè)藥師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yaoshi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藥/藥學基礎 > 藥用植物學 > 正文

茯苓-藥用植物學

2013-08-07 10:54 醫(yī)學教育網
|
資料下載 打卡學習 2024年課程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別錄》: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陰干醫(yī)|學教育網整理。

2. 陶弘景:茯苓今出郁州。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細皺,內堅白,形如鳥獸龜鱉者良。其有銜松根對度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后結一塊也。為療既同,用之亦應無嫌。

3.《本草圖經》:茯苓,今東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為人斬伐者,其枯折搓卉,枝葉不復上生者,謂之茯苓撥,見之,即于四面丈余地內,

【拼音名】Fú Línɡ

【英文名】Indian Buead, Tuckahoe

【別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ria cocos(Schw.) Wolf.[Pavhyma cocos Fr.]

采收和儲藏:通常栽后8-10個月茯苓成熟,其成熟標志為苓場再次出現(xiàn)龜裂紋,扒開觀察菌核表皮顏色呈黃褐色,未出現(xiàn)白色裂縫,即可收獲。選晴天挖出后去泥砂,堆在室內蓋稻草發(fā)汗,等水氣干了,苓皮起皺后削去外皮,干燥。

【原形態(tài)】菌核球形、卵形、橢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長10-30cm或者更長,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皺褶的皮殼,深褐色,新鮮時軟干 后變硬;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粉粒狀。子實體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質,老后或干后變?yōu)闇\褐色。菌管密長2-3mm管壁薄,管口圓形、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徑0.5-1.5cm,口緣裂為齒狀。孢子長方形至近圓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松樹根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河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性狀】

1.性狀鑒別 完整的茯苓呈類圓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guī)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皺紋和縊縮,有時部分剝落。質堅實,破碎面顆粒狀,近邊緣淡紅色,有細小蜂窩樣孔洞,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習稱獲神塊。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以體重堅實、外皮色棕褐、皮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

2.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灰白色。①用斯氏液裝片,可見無色不規(guī)則形顆粒團塊、末端鈍圓的分技狀團塊及細長菌絲;遇水使合氯醛液粘化成膠凍狀,加熱團塊物溶化。②用5%氫氧化鉀溶液裝片,可見細長的菌絲,稍彎曲,有分枝,無色(內層菌絲),或帶棕色(外層菌絲),長短不一,直徑3-8(-16)μm,橫隔偶見。

[商品規(guī)格]1.茯苓一等:體堅實、皮細,斷面白色,無雜質、霉變。二等:體軟泡,質粗,斷面白色至黃赤色,間有皮沙、水銹、破塊、破傷。

2.白茯苓為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

2.1.白苓片一等:白色或灰白色,厚度每cm7片,長寬不小于3cm,毛邊(不修邊),質細。二等:厚度每厘米5片。

2.2.白苓塊赤黃色,厚4-6mm,長寬4-5cm,邊緣苓塊可不成方形,間有長寬1.5cm以上的碎塊。

2.3.骰方白色,長、寬、厚1cm以內,均勻整齊,質堅實,不無則碎塊不超過10%.

2.4.白碎苓為加工茯苓時白色或灰白色的大小碎塊或碎屑。

3.赤茯苓除去茯苓皮后,再切下周邊或內部淡紅色的部分。

3.1.赤苓塊扁方形,赤黃色,厚4-6mm,長寬4-5cm.邊緣苓塊可不成方形,間有1.5cm以上的碎塊。

3.2.赤碎苓為加工茯苓時的赤黃色大小碎塊或碎屑。

4.茯神塊為茯苓塊中穿有堅實細松根者,長寬4-5cm,厚4-6mm,松根直徑不超過1.5cm,邊緣苓塊可不成方形。

5.茯神木為茯苓中間生長的松木,多為彎曲的松根,似朽木狀,質松體輕,每根直徑不超過2.5cm,周圍帶有2/3的茯苓肉。

6.茯神木為剝下的中間生長的松木,多為不規(guī)則片狀,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內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質脆,略具彈性。出口品有排苓、大楝苓、中楝苓、小楝苓,每個重800-600g,外皮棕紅色,內部粉白。又有一、二、三、四、五等平片,桶裝凈重60kg.

【化學成份】菌核含多種成分:①三萜類:茯苓酸(pachymic acid),16α-羥基齒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羥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羥基齒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氫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羥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氫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齒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氫齒孔酸(dehy-droeburicoic acid),茯苓新酸(poricoic acid)A、B、C、D、DM、AM,β香樹醇乙酸(β-羥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及7,9(11)去氫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 acid].②多糖: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 H11)。其他尚含麥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無元素。麥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無元素。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執(zhí)業(yè)藥師免費資料領取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免費直播】2021執(zhí)業(yè)藥師牛年第一課-中藥綜專場!
【免費直播】3.10,2021執(zhí)業(yè)藥師牛年第一課-中藥綜專場!

直播時間:3月10日 19:30-21:00

主講老師:劉 楝老師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