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Kuò Yè Chì Chē Shí Zhě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南海樓梯草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tostema eduleC.B.Rod.[E.platyphyllum auct.non Wedd.]
采收和儲藏:隨時可采,鮮用或曬干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50cm.無毛。葉互生;葉柄極短,長2-5mm,有時近無柄;托葉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2cm;葉片斜橢圓狀倒卵形,長11-25cm,寬6-10cm,兩側(cè)不對稱,先端漸尖或為延長的漸尖,尖頭有刺;基部較狹一側(cè)楔形,略呈耳形,較寬一側(cè)成耳形,多少抱莖;邊緣中部以上有鋸齒,背面葉脈上被疏柔毛,多很快變無毛,鐘乳體線狀,明顯,通常背面的較大;葉脈為半羽狀脈,具半離基三出脈。雌雄異株,花細小,群集于具總苞的花托上;雄花花托單生,徑約2cm,或有短總花梗,苞片于基部結(jié)合成盤狀,小苞片長橢圓狀倒披針形,長約4mm;雄花被片4裂,裂片闊披針形,長約2.5mm;雌花花托無總花梗,近長橢圓形,長達1.5cm,寬1.3cm,苞片合生,但最后在邊緣處稍分離,小苞片線狀倒披針形,長約2mm,邊緣纖毛狀;雌花被片3裂,裂片長約0.5mm.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平地、山麓、溪邊潮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海南等地。
【性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祛風清熱;解毒消腫。主治高熱;跌打傷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