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盂腎炎以女子多見,屬中醫(yī)淋癥范疇。分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腎盂腎炎常有發(fā)熱,尿急,尿頻,尿痛,尿熱等癥狀。屬濕熱癥,方用人正散加減。本方為木通6克,瞿麥10克,扁蓄10克,川黃柏10克,車前子15克,石葦15克,茅根30克,小薊30克。飲食方面應忌食一切咸味調(diào)味品和含高蛋白的食物,應多食一些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慢性腎盂腎炎常以菌尿,尿常規(guī)改變?yōu)橹?,伴有腰酸,乏力,氣短,頭暈,浮腫,消瘦等癥狀。中醫(yī)認為屬脾腎兩虛癥型。本方組成為:黨參10克,百術(shù)10克,陳皮10克,熟地10克,澤瀉10克,黃芪20克,茯苓20克,山藥15克,杜仲15克,砂仁6克,木香3克,生甘草5克。如果畏寒肢冷者可加炮附子6克,肉桂10克;血尿為主者可加旱蓮草15克,小薊30克。飲食方面宜吃清淡而易消化的低鹽或無鹽飲食。近年來認為對于慢性腎功能不全者適當補充必需氨基酸可提高療效。
為什么腎盂腎炎的病人有時癥狀重而無細菌尿?
腎盂腎炎以慢性患者較為多見。這樣的病人可因各種誘因反復發(fā)作,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血尿、灼熱等癥狀。尿常規(guī)檢查異常,尿培養(yǎng)可找到致病細菌。但有一部分病人雖然癥狀較重,但尿的細菌培養(yǎng)卻無陽性發(fā)現(xiàn)。臨床上,這樣的病例并不少見,尤其是灶性或愈合之腎盂腎炎,尿常規(guī)呈低細菌數(shù)或無菌。腎盂腎炎時無細菌尿的原因可能為:
①最常見的原因為,抗炎藥物及化學療法的使用抑制了細菌的活性。
②患側(cè)輸尿管的阻塞,使細菌不能隨尿排出。
③尿酸堿度(pH值)在5.0以下或高度的尿液稀釋(尿比重在1.003以下),不利于細菌的生長。
④迅速的尿流使細菌無機會繁殖,或某些細菌生長較慢或不易繁殖。
⑤也有一種理論認為,慢性腎盂腎炎為一種無菌性疾病,開始由細菌感染引起,以后細菌消失,而感染由細菌毒素的持續(xù)或自體免疫機制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