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聲檢查:
腹部超聲是胰腺癌普查和診斷的首選方法。其特點是操作簡便、無損傷、無放射性、可多軸面觀察,并能較好地顯示胰腺內部結構、膽道有無梗阻及梗阻部位。超聲的局限性是視野小,容易受胃、腸道內氣體以及體型的影響。同時還應強調,超聲受檢查醫(yī)生的水平、經驗、觀念以及所用設備的影響較大,有一定的主觀性,必要時要結合增強CT、磁共振(MRI)以及化驗檢查等綜合考慮。
2、CT:
CT是目前檢查胰腺最佳的無創(chuàng)性影像檢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診斷和分期。平掃可大致顯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準確定性診斷,也不利于顯示腫瘤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增強掃描則能夠較好地顯示胰腺腫物的大小、部位、形態(tài)、內部結構及與周圍結構的關系。CT能夠較準確地判斷有無肝轉移及腫大淋巴結。
PET-CT檢查是近年來腫瘤診療領域中應用漸廣的一種手段,可以較為準確的評估病變的性質及范圍,對惡性腫瘤的分期診斷和恰當治療方案的選擇有較高的價值。但費用較高且多數情況下屬自費檢查項目,是限制其應用的一大瓶頸。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檢查:
目前不作為診斷胰腺癌的首選方法,但當患者對CT增強造影劑過敏時,可進行MRI掃描以代替增強CT進行診斷和臨床分期;另外,當有些病變難以定性時,可在CT檢查的基礎上加做MRI檢查以補充CT影像的不足。MRCP對確定膽道有無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顯優(yōu)勢,且與內鏡下的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經肝穿刺膽管造影(PTC)等有創(chuàng)檢查手段相比,安全性高。
4、血液生化免疫學檢查:
(1)、生化檢查:
早期無特異性血生化改變,腫瘤阻塞膽管可引起血膽紅素升高,伴有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等酶學改變。胰腺癌患者中有40%會出現出現血糖升高和糖耐量異常。
(2)、血液腫瘤標志物檢查:
胰腺癌血清中CEA、CA19-9等腫瘤標志物可能升高,但這種改變并不絕對。
5、穿刺病理學檢查:
在體表超聲或超聲內鏡的引導下,對病變部位行穿刺活檢,取得的標本做組織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可有助于確定胰腺癌的診斷。但針吸檢查陰性,并不能完全否定惡性的診斷,還需結合影像、化驗等檢查來綜合考慮,必要時可能需要重復穿刺。在此需要強調的是,準備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前并不要求一定有針吸病理學的診斷。